文/羊城派记者 黎存根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暨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体检式”暗访评估等有关情况,在今年的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
据了解,市场整治行动期间,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52万余家,立案调查8300余件,罚没款4100余万元,责令停业整顿715家,吊销许可证113家;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旅游景区被“摘牌”已不是新鲜事。
旅游景区被“摘牌”在以前那可是新鲜事。2015年,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被取消,成为5A级景区制度设立以来全国首家被“摘牌”的5A级景区,轰动一时。
今年7月,文旅部对复核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7家5A级旅游景区做出处理。其中,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乔家大院景区被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大家对待此新闻时颇有“平常心”,5A级“金字招牌”不再是“铁饭碗”,成为了社会共识。
7月以来,各省区市纷纷启动复核检查工作,掀起一场主动自查的“大整改”。江西、福建、浙江、山东、湖北、内蒙古、河北、上海等十余个省市区均公布了复核结果。
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地被处理的A级景区中,除了存在游客中心功能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基础设施简陋、标识系统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等共性问题,还有多家景区已丧失文化属性和服务功能、沦为纯商业机构,甚至停业成为“僵尸景区”。除取消等级外,存在问题的景区还受到了降级、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及限期整改等处理。
不仅如此,在8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由于检查中发现卫生管理瘫痪、安全隐患重大、客房空气污染等问题,5家五星级饭店被直接“摘星”,另有多地多家五星级饭店被要求限期整改。
文旅部门一系列举措向外界释放强烈信号,对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相关经营主体的动态评级会变得常态化,管理上只会越来越严。以上处罚决定表明,星级酒店和5A景区招牌都不是“铁饭碗”,游客满意才是“硬道理”。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