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横岭山出土甬钟有双音效果 反映出惠州祖先智慧
2019-11-20 11:18 惠州日报
可以想象,3000多年前,在惠州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先人曾用这个厚重的甬钟,不时敲打出美好的乐音

在惠州博物馆三楼《东江流域文明》第一展厅横岭山墓地场景前,一个独立展柜内摆放着一对青铜甬钟(复制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对青铜甬钟2000年在惠州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一大一小,形制相同,纹饰相似。较大的甬钟通高31厘米,甬长11厘米,舞纵14.2厘米,舞横10.8厘米,鼓间11.6厘米,质量3917克,较小的甬钟通高29厘米,甬长10厘米,舞纵12.8厘米,舞横10厘米,鼓间10.8厘米,质量3494克。

这对甬钟古朴厚重,造型精美,甬下部有宽扁状旋,正面的旋与甬之间有辫索状旋虫,近衡处甬部两侧有圆形对穿。甬中空,与钟腔相通,两面3个枚,呈平头,双叠圆台状,较高。两面纹饰略有差异,正面细致,背面简略。钲间以阴线做界格,饰长翼蝉纹,篆间饰斜角云纹,正面正鼓部饰相对双鸟纹、右鼓部饰小鸟纹,背面正鼓部及舞面饰云纹。

根据出土地层年代推测分析,这对甬钟为西周中晚期器物,原件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青铜甬钟由铙演化而来,是我国商周以来流行的一种打击乐器。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平面上,铸有可以悬挂的柄或钮,前者为甬钟,后者为钮钟。共鸣箱平顶称之为“舞”,“舞”上桥形的悬挂梁称“钮”,正背中上部的直条称“钲”,两边突出的乳钉称“枚”,“枚”上下间隔称“篆”,下部其余位置统称“鼓”。

甬钟共鸣箱为上下覆瓦结构的,皆可以敲击出两个音。通常钟成组出现,即为编钟,它们大小成编,配套使用,和青铜鼎一样,代表着一定的身份等级标准,几乎贯穿了整个奴隶制社会。

这对青铜甬钟在惠州博罗横岭山M182号墓出土,该墓葬出土文物非常丰富,伴随青铜甬钟出土的还有青铜戈、斧、矛、镞及砺石、原始瓷豆、陶罐等20余件。青铜甬钟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音乐史以及古老的文明史,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甬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象征地位和权力的礼器,《孟子·万章下》曾曰:“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而钟又位居金类的榜首之位,地位可谓举足轻重,非王家贵族不能用也。如成语钟鸣鼎食、钟鼓馔玉、重裀列鼎等,都有富贵之意,古代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都广泛使用着钟乐。

横岭山出土甬钟,有研究者经研究测试其音效果,同时结合表面装饰纹饰,表示该器物似可认为是中原青铜文化在向广东地区传播过程中的地方差异性变异,器主在形制、纹饰方面借鉴、学习了中原青铜甬中的外部特点,但音乐性能上尚未能融会贯通。

另外从青铜器成分和金相组织分析,该器物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相比,不够规范,具有特殊性,反映了当地生产的特点,可能与地区性锡矿资源的丰富和多金属共生矿的存在有关。这个春秋时期青铜甬钟的出现,再一次佐证了3000多年前,惠州地域曾生活的王公贵族,他们因权力、财富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社会,日常生活既有中原时期贵族的特点,也逐渐有了自己高雅的娱乐方式。

2002年8月,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考古中心工作人员对这对编钟作了现场测、试奏与音响采样,认为横岭山出土编钟系一次性铸造而成,且有一钟双音的效果,也证明横岭山墓地出土甬钟是广东地区考古发现时代较早、保存较好的青铜乐器,它具有中原青铜编钟的某些特性,也有地方文化的特点,是两种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从这对甬钟也可反映出惠州祖先的智慧和当时科技的发展程度,我们或许可以想象,3000多年前,在惠州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先人曾用这个厚重的甬钟,不时敲打出美好钟乐,这悠扬的钟声穿越历史,余音至今回响……  (钟雪平)

来源 | 惠州日报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