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促发展 培养精诚中医人
2019-11-08 17:49 羊城派
历经55年,承担着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类专业教学任务的广中医一附院不断创新发展,培养了无数优秀医学人才

文/图 丰西西 张秋霞

11月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简称“广中医一附院”)举办建院55周年院庆活动,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雕像揭牌,让“铁涛班”学子和广中医人深受鼓舞。

做“铁杆中医”,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竭力守护人民健康——这是数十年来广中医一附院人肩上的使命和担当。历经55年,承担着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类专业教学任务的广中医一附院不断创新发展,培养了无数优秀医学人才。如今,该院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医教研齐头并进的临床医学院。

历史
前身为中医系,中医学是立院之本

成立于1964年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工作却可追溯至195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创立之时。其前身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主要承担着中医学专业的教学任务。1986年,实行“院系合一”管理体制,更名为医疗一系,1997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一直以来,广中医一附院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树立了“重经典,重实践,重特色,重创新”的办学理念,针对不同专业班种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因专业而异,因班种制宜,将培养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中医专门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除了高标准的专业知识架构及职业素养外,该院还多方面多形式多样化狠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建设,以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中医专门人才。

作为主干专业,中医学是立院之本。建院初期,广中医一附院的五年制中医专业五个年级仅1024人,层次单一,规模较小。为了拓宽办学规模,缓解中医人才的供求矛盾,该院分别于1987年、1988年和1991年开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中医五官科学专业以及中医学专业七年制。1999年,该院进一步调整办学结构,将原来的五年制中医学、中医五官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合并调整为“宽口径”的中医学一个专业,并进行后期分化,目前已有六个专业方向。

广中医一附院国医大师、中医肿瘤学家周岱翰教授进行教学查房,开展临床教学工作

教学
遴选“铁涛班”,邓老上了“第一课”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培养优秀人才,广中医一附院严格过程管理,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不同的专业科学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模块化平台建设。除了公共课模块外,学生们还需完成中医学、西医学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临床提高课等模块的必修课程,并注重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

为了进一步创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院2010年以培养“较高中医传承能力的高素质临床人才”为目标,遴选成立了中医学专业实验班,2015年改名为“铁涛班”。“铁涛班”是中医学五年制本科的教改创新班,主要面向中医学五年制新生进行遴选组班。

“铁涛班”以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开展了传统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2015级“铁涛班”开班不久,国医大师邓老特地录制视频寄语该班学子,为该班上了一堂“邓老第一课”,勉励学子努力学习,为中医药事业奋斗,做一名“铁杆中医”。该班学子不负众望,以前三作者参与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多人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铁涛班”教学改革成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也是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深入临床一线

医学院的学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不能“纸上谈兵”,得会看病。因此,医学院都须注重临床实践教学。邓铁涛教授曾说:“临床实践是中医生命线,仁心仁术是中医之魂。离开临床实践,中医就寸步难行。”

因此,一直以来,广中医一附院注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已构建多层次多阶段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比如“铁涛班”“卓越班”的学生要求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假期见习随诊,三年级进行三个月的集中教学实习,专业课程开展课间见习。

如今,在广中医一附院岭南名医门诊的诊室里,所有出诊的名医身边都跟着好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这些大多是医学院的学生。他们上午跟着老师出门诊、查房,下午学习临床课程,效果十分显著。多年来,对教学基地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均感满意。

该院还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学生成长发展为目标,狠抓班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举办各式各类学习活动及竞赛:方剂学竞赛、经典早读、临床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此外,为了顺应国家医教协同发展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该院2015年将原来的中医学专业七年制进行转型升级,与卓越中医师教育计划相结合,开始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与九年制的招生。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提升,中医学专业已成为教育部“双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貌

师资
打造优秀师资团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在该院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里,培养了无数优秀医学人才,这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撑。长期以来,该院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经过多年的积淀,该院逐渐构建一支可为“双一流”大学及高水平医院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教师队伍。

据介绍,该院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注重学术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全面提升教学能力为主的业务培训,优化教职员工队伍结构素质,目前已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由仅承担本科教育的单一层次人才培养发展到成人教育本科、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教育培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由中医学单一学科专业发展到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多元化齐全的学科专业架构;由初期的一名博导和七名硕导组成单薄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发展到现今的57名博导和171名硕导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拥有包括国医大师周岱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

那么,如何建立长久的人才培养机制呢?据介绍,该院首先从制度上对人才培养予以保障。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培讲座及培训,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进修访学、交流互通以及学习培训;制定相应方案,建立高年资教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挖掘骨干教师的潜力。

其次,从平台上予以保障。通过教学团队和学科建设,以教研室等为基础,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建立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个层次的教学团队,并配备了教学团队建设专项经费。通过教学团队以及学科等优质平台建设,形成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观摩教学、教学讨论的团队合作机制,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研究。

此外,从机制上予以保障。确定以赛促教的方案,每两年定期举行院级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为教师打造交流学习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了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教师在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省级奖励24项。

据统计,目前该院共有专业临床课教师524人,其中教授142人、副教授219人,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妇科学),7个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医院还拥有1名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3名全国模范(优秀)教师、1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名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和2名珠江学者青年学者、4名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位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开展高强度、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5年9月,广中医一附院创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中医学专业“铁涛班”  (前排居中者为该院全国首届、广东首位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

课程
古典医著融入临床,创特色精品课程

要培养出好的学生,光有好老师不够,还需有好的内容输出,这就需要优质精品课程。

长期以来,广中医一附院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目前,该院不仅设置了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研究生、本科生课程87门,且建成了一批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准、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拥有三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妇科学》《伤寒论》《温病学》;拥有两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中医妇科学是我国第一位中医教授、首批中医博士生导师罗元恺创办的学科,不仅拥有一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还拥有一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这离不开中医妇科学深厚的教学底蕴。广中医一附院妇儿中心的妇产科临床科室同属中医妇科学,充分利用一附院“院院合一”之优势,将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揉进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学术思想,教学相长,医教同进,积极推动岭南医学流派学术的教学与推广。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医院的中医经典教学团队,包括伤寒论、温病学以及金匮要略三个教研室,1984年率先将此三门课程与临床无缝衔接,把古典医著的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将临床实践体会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创立了经典回归临床,教、医、研同步发展的模式,大大提升中医经典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言传身教甘愿奉献,好医生当好老师

55年的发展历程中,广中医一附院涌现出了许多好医生、好老师。比如,注重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欧阳惠卿教授。欧阳惠卿教授是我国首届全国名中医,是医院中医妇科学首创人罗元恺教授的弟子,是中医妇科学第二代学科带头人。作为学科带头人,她不仅重视中医的传承,也重视西医知识与技术的引入与融合,正是这种学贯中西的胸怀才促进中医妇科学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学科的发展,她发现实验室的缺如给学科发展带来很大阻力,甚至将一个没有启用的男厕所改装成实验室。20多年过去了,当初不足10平方米的“厕所实验室”,已成为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

又如坚持立德树人、严谨治学的陈纪藩教授。陈纪藩教授是金匮要略学科学术带头人,曾担任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职务。担任院长期间,虽然每天的行政事务已十分繁忙,但他仍坚持每周定期查房和门诊的临床工作。临床工作中,他以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研究生,医德同修;而在日常的科研指导过程中,他严谨治学而又平易近人,既为研究生带来高质量高标准的科研指导,又可缓解科研的枯燥高压。有一次,一名研究生实验造模失败,担心被责骂浪费科研经费。听完学生汇报后,陈纪藩教授严肃地说:“完成实验你们也辛苦了,实验失败可以从头来过,就当买个教训,可要记住,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后,他的研究生都牢记老师的教诲。

还有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看待的名师李赛美教授。她是伤寒论教研室主任,也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虽然年近六旬、荣誉无数,但她仍奋战于教学一线,坚守三尺讲台,一年承担近400学时教学任务。和蔼可亲的她连续17年获“最受欢迎的任课老师”。除了教学,她还要肩负临床、科研、学科、学会、研究生培养以及编书著述等大量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即使工作连轴转,也丝毫不影响她治学严谨、耐心细致、爱生如子的态度。她门下200多名学生,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她以敬业和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学生们,一直为中医经典的发展和推广奉献力量。

交流
“引进来”“走出去”,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今年10月25日举行的全国中医药大会强调,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到国外学习交流不仅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医药推广的重要途径,能让世界了解中医,让中医走出国门。

一直以来,广中医一附院注重对外交流教学。除了加大派送教师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的力度外,更注重对外的知识输送和宣传。如伤寒论教研室举办的国际经方班取得不俗的影响,通过邀请国内外仲景学术研究学者讲学,推动中医药的海外传播;该院不仅承担大学境外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还接收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学员进修学习,包括美、英、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地的学生,每年人数逾百名。不少学员回去后都向同行分享在广中医一附院的学习心得,将其学习经历撰文刊登发表在当地报纸上。

邓铁涛教授题词

展望
院长冼绍祥:传承+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站在建院55周年的新起点,广中医一附院未来将如何在医学教育上发力,作出新布局?对此,该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冼绍祥表示,我国中医药发展,需要能适应国家健康发展和中医多样化服务战略需求,有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系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知识、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素质好、能力强、发展潜力高、视野宽、能合作的中医创新型人才。未来,该院将继续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冼绍祥表示,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人才首要条件是姓“中”,具备牢固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中医药事业充满热爱,对中医药传承有高悟性。其次,还要具备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的传承只会让中医药事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失去活力,只有兼备创新意识的传承才能带来活力、带来发展。

冼绍祥说,建院55年,广中医一附院致力于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中医药传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如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第二课堂体系等方面改革,加大中医经典、中医药传统文化等方面教学的比重,提高中医药传承力度。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则依托该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大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关课程的比例;此外,在第二课堂体系中,积极打造学术创新活动和竞赛,形成院内科研活动品牌,营造浓郁的科研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投身到科研创新、探讨发展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与能力,目前已取得可喜的成绩:自2017年该院首次出现本科生发表SCI学术论文后,迄今本科生发表SCI论文共9篇。

随着医院学科专业的不断壮大、专业架构的日趋齐全,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该院愈发重视传承与创新。如2018年开始,该院在2018级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班级中遴选30名学生组成“精诚班”。在该班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设置早期跟师实践的中医传承外,还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课程前移,加强创新意识培养。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