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穗规资宣
由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广州历史建筑论坛”31日圆满落幕。论坛作为广州历史建筑试点系列活动之一,以“历史建筑的世界性与地方性”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社会代表等历史文化保护相关人士,共同交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实践经验。
论坛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界的两位大咖——巴黎圣母院前修缮工程总负责人、法国建筑学会主席本杰明·穆栋,以及上海新天地、佛山天地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分享了对广州历史街区、岭南建筑的思考和保护利用建议。
巴黎圣母院前修缮工程总负责人为一德路骑楼街手绘设计草图
本杰明·穆栋(Benjamin Mouton)是法国遗产保护界的泰斗级人物,也是巴黎圣母院前修缮工程总负责人。日前,穆栋受邀参与了广州圣心大教堂及其周边地区更新改造的研究工作,为一德路历史街区“把脉”。他表示:“圣心大教堂很有特色,是非常漂亮的哥特式建筑。经过修缮后教堂本身已经非常好,不需要再做什么了。现在需要改善的是周边的环境,包括教堂前广场、花园和周边道路等,需要进行整体提升。”在穆栋看来,教堂两侧的街区更为有趣,“尤其是圣心大教堂西侧、一德路上的不少建筑,单个来看本身质量一般,但街区整体还是有着特别的肌理和风貌,是充满活力的。”穆栋建议,一德路街区的风貌与大教堂一样非常有价值,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建筑,生活、业态等更有价值,更加需要好好保护。
经过调研,穆栋还为一德路骑楼街手绘了不少设计草图,其中一些为骑楼戴上了“帽子”,他说:“我不想设计仿古建筑,而是在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需要在原来的城市肌理中寻找设计的依据,延续街区的当代生命。”
“新天地”系列设计师盛赞趟栊门设计自然通风
美国知名建筑设计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因为“新天地”系列在中国被熟知,从1998年开始设计上海新天地起,伍德已经在中国工作了20多年,他同时也是佛山岭南天地的总设计师,并深度参与了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二期的城市设计和建筑修缮设计工作。
伍德坦言,1998年开始做上海新天地时,“这被认为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旧城保护当时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我们工作的认可是通过时间获得的,现在上海新天地每年的人流量达到了2400万人次,是迪士尼乐园的两倍。”伍德认为,旧城更新改造中,绿化、景观和生活方式的营造是重要部分,“修缮要为现代生活服务,当我觉得这栋房子需要通风的时候,我就会开窗;需要色彩的时候,我就会加上色彩。”
伍德同时强调,做设计时不要对技术过度依赖,要做更本土化、更自然、更人文的设计,“实际上,5层以上的楼房如果没有现代科技是难以为继的。但很多传统的建筑设计在自然通风、采光方面都非常优秀,例如,岭南建筑中的趟栊门就是非常好的设计!这种三道门构成的大门,非常通风透气。”伍德表示,在做佛山岭南天地项目时,他曾在东华里的旧房子里住了一年多,尽管没有用空调但每晚都感觉非常舒适。
年底将有系列文件出台,变“绿色通道”为“批量推广”
广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的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26片历史文化街区、817处历史建筑。广州已经把名城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积极保护,全面保护,以白云山、珠江和历史城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域空间框架,塑造 “山、江、林、城、田、花、海”并存、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
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目前正在开展面向203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修编以千年花城、全球城市为目标,重点聚焦五个方面:首先是深入挖掘文脉,再认知广州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第二粤港澳大湾区联动,第三保护体系完善和保护发展格局重塑,第四历史城区提升,第五实施政策设计。
未来更多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更新改造和活化利用,需要有政策支撑、克服政策瓶颈,从依靠“绿色通道”到能够“批量推广”。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遇到的用地手续、多功能利用、防火防灾等政策难点问题,已经完成了《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广州市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补助办法》草案。这些文件拟于今年年底公布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以及历史建筑多功能活化利用。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