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今戏剧美学有何特征?中外嘉宾乌镇热烈讨论
2019-10-30 15:11 羊城派 原创
在历史上,中国戏剧的现代化有两次西潮东渐

文/图 羊城派记者 何晶

10月29日下午,一场主题为“中国当代剧场美学”的对谈在乌镇戏剧节展开。中国当代剧场有何新趋势?曾经的先锋戏剧今何在?中国戏剧有何新的美学特征?

在这场小镇对话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评委、编剧史航,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戏剧学者费莱丽,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高音,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艺术总监吕效平等多位学者畅所欲言。

对话现场

舞台演出就像一次次玩玛丽奥游戏

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评委、编剧史航是本场对谈的主持人,他以自己跟乌镇戏剧节发起人、演员黄磊的一次聊天开启对谈。

史航说:“前几天我和黄磊聊天,说起在舞台上老演一个角色累不累、烦不烦。比如《暗恋桃花源》演了500场,到底会不会腻?

“黄磊打了个非常好的比喻,在舞台上演戏就像玩游戏‘超级玛丽奥’。这个游戏的特点是,经过很多地方你会忍不住敲一敲、碰一碰,碰到某些地方可能会掉金币。舞台上一次又一次演出,就像一次又一次玩这个游戏,你会担心错过了某处隐藏的金币。所谓的金币,就是每一次演出中,这场戏给你带来的刺激、感受、觉悟。这是很好的比喻,也是关于戏剧美学的一种诠释。谈戏剧先从游戏开始,因为戏剧本身也是游戏。”

孟京辉作品从“非主流”到“实验主流戏剧”

戏剧评论家康凯丽是史航在中戏的老朋友,近二十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戏剧。她的观察是,中国的戏剧观众非常年轻,相比之下,美国的观众平均年龄会大很多。“年轻观众代表新鲜的血液,代表先锋,这些观众看孟京辉导演的戏,会很有共鸣。”

康凯丽认为,整个中国当代戏剧已经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就比如孟京辉的戏,“他的戏原来是边缘的、非主流的,但到了今天已经非常主流,我称它为‘实验主流戏剧’,在今天非常流行、非常有必要的,有社会功能,对年轻人、对社会评论都有作用,我觉得这非常棒。”

走出中国导演特色的剧场美学之路

“谈剧场美学要从具体的人来谈,因为剧场哪怕是实践性的东西,我们可能会直接忽略剧作家的层面,直接走向对导演戏剧观的认识,在这个前提下谈剧场美学,会有一个抓手。”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高音说。

高音梳理了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1980年代,中国戏剧界就有过关于戏剧观的争论。之前,我们的表演体系全盘学习苏联,1953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班和导演班都是请苏联专家过来的。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这条线断掉了。后来形成了‘第四堵墙’的观念,这是当时的戏剧美学模式,特别讲求写实,对现实的反映,如果你在舞台上不真实地模仿现实,你的戏剧就不成立。”

“80年代我们对戏剧观进行大讨论,大家开始要跳出‘第四堵墙’,想寻找自由的表达。在戏剧学院有一批年轻孩子,以孟京辉导演为代表,他们开始寻找戏剧美学更多的可能性。”高音认为,从孟京辉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到《活着》再到《茶馆》,他已经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剧场美学之路。

高音说,孟京辉的剧场有几个特色,一个是“笑”,一个是“讽刺”,还有“诗意”,最后是“批判”,“这些是在他的剧场血液里的,他对传统的继承,不像人艺的培养模式,你好像看不到他对传统的继承,事实上他的继承是精神层面的。”

第三次“西潮东渐”影响着中国当今戏剧美学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艺术总监吕效平开门见山,“我们谈论的剧场,不是指演戏的地方,而是一种艺术形态。”

吕效平认为,在历史上,中国戏剧的现代化有两次西潮东渐,第一次是五四运动,带来了剧本和理论;第二次是1980年代,带来了理论和剧本;如今则是第三次浪潮,带来了演出。他说:“中国当今戏剧美学的特征,和第三次西潮东渐息息相关。”

吕效平以本届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三姊妹》举例,“现在我们看的《三姊妹》早已不是以前的《三姊妹》了,发生了什么变化?核心是戏剧各部门之间的平权,表演和剧本是平等,导演和表演是平等的,甚至音响、表演、剧本是平等的,这是最重大的变化。”

在他看来,苏维埃榜样剧团演出的《三姊妹》最成功的一点,是把三个女人和一群男人做得非常好,“我非常熟悉契诃夫《三姊妹》的剧本,但我没想到这群男人在舞台上可以做出这么鲜明的性格。非台词的肢体表演艺术,用身体塑造出了性格。”(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