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甘韵仪 李焕坤
图/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续前贤雅怀,咏羊城新姿,越来越多人正以不同方式参与到“再赋新词《广州好》”活动中。
10月24日,第一期诗词征集结束后,共收到200多首新《望江南·广州好》。经评委会评选,30首优秀作品分别在羊城晚报官方APP羊城派与微信公众号“羊城晚报校园达人”进行投票。
短短5天来,已有超8万人参与投票。“广州好”系列相关报道阅读量已过千万。再赋一阕《广州好》,多少情怀在心头。记者撷取了几个小“插曲”,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
援疆教师深念“广州好”
“广州好,立马依天山。粤韵入梦声声慢,醉中品荔粒粒甜,南顾忆当年。”
在祖国西北边疆,罗泽文偶然得知羊城晚报“再赋新词《广州好》”征集,对“广州好”的感情一下子涌上心头。取“荔枝”与“粤曲”为素材,他兴致勃勃参与创作,也将对广州的想念糅合其中。
2018年8月底,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数学老师罗泽文踏上了援疆之路,成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二中的一名数学老师,至今暂别广州已一年多。
罗泽文说,广州是他的第二家乡。1998年,他从湖南来到广州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教师。这么多年来,越是受这座城市文化的浸润,他对这座四季花开的文明之城越是喜欢。好比说,他至今仍珍藏着当年第一次吃荔枝时体会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美妙。
这些年每到夏天,他都会像个馋嘴的小孩一样,期待着荔枝快点到来。人生百味,岭南佳果荔枝之甘美,兴许就是他踏足这座城市最先收获到的幸福味道,如今也成了他对广州的念想。
悠扬粤曲也使罗泽文更深地融入这座城市。他住在淘金路,有一天去文化公园,看到老人家们组私伙局唱粤剧,越听越觉得有滋有味,不由停住了脚步慢慢体会。
“一来,我本身很喜欢戏曲,词曲很美,充满诗意;二来,这种场景很有广州生活的情调,悠然自得!品味岁月静好,我感觉自己与这座城市的生活贴得很近。”罗泽文告诉记者,这之后,他得空了就常常到广州的公园走走,散散步,听听曲,回到家里也常常播放粤曲。
到新疆之后,他一头扎进当地的教学提升中,不断将广州的教学经验传输到当地。
“结合这么多年来在广州教学的经验,研究适合当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比如说在课堂上注重分组评分,增加互动,关注学生的反应;在课后,要求学生每人每周必须向老师问两道题,周末我们有时也下乡去学生家里辅导功课。”
罗泽文说,“经常想念广州,但也难以放下援疆事业,这应该是许多广州援疆人的共同感受。”
冷气工程师再续文学缘分
“广州好,信步倚曲栏。两岸华灯燎夜宇,珠江溢彩泛明澜。月冷意犹酣。”
“这个时代的广州充满前所未有的繁荣、多彩、富足与充满希望,这是我理解的‘广州好’。”78岁的退休冷气工程师姚文桢说,他大半生时间都埋头于图纸、机械、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理工男”,但出奇地热爱古诗词。真正使他找到方向的是“文质彬彬”这个成语。
“以前我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君子要像文人雅士一样,但从羊城晚报某一期刊载的成语解读中我了解到,‘文’和‘质’要恰当地配合在一起,才是君子。放到当下,怀文学素养与专业技能于一身才能成为受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才。从那之后,‘文质彬彬’成了我毕生努力的方向。”
姚文桢一方面刻苦学习数理化知识,并在1965年进入万宝空调器厂前身技术科,1985调往万宝集团工作,一步步成为专家;另一方面,他利用空闲时间看诗词、学填词、欣赏粤剧等,以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上世纪70年代初,姚文桢便被朱光的《望江南·广州好》深深吸引,因买不到单行本,便向朋友借来一本,一首一首誊抄在本子上,日夜吟诵,翻到页边卷起。
“一首首誊抄之后,我对《广州好》的感受更深了。对于填词初学者来说,它也是很好的教材。在不懂格律的情况下,我以《广州好》为样本,陆陆续续坚持了几十年。”
今年10月,他对“广州好”的情怀再次被撩动,参与到羊城晚报“再赋新词《广州好》”中,再三斟酌投稿,再续数十年前的文学缘分。
“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珠江边,现在每晚都去散步。词中‘信步’来自‘闲庭信步’,表达我不是匆匆过客。为了更清楚地欣赏江景,‘倚’在栏杆上,看到如今珠江两岸华灯溢彩,与赏景的老友一起抚今忆昔,聊到月色变冷,十分尽兴。”
姚文桢说,“珠江穿越广州城,它的变化也是广州的变化,我想通过这阕词歌颂新时代下繁华的广州!”
“诗词带给我们最美收获”
“广州好,最好是清秋。澄江如练闲云远,花树红浮镇海楼。愿君多重游。”
“诗中有画,色彩清丽,可圈可点。”活动评委如是点赞一名小学生的《广州好》新词,她便是天河区天府路小学的贺雅南小朋友。“拿到报纸当天,我们在饭桌上讨论了许久,一字一句斟酌评委的点评,获益匪浅。”
爸爸贺江华想起雅南当时的激动神色,也忍不住激动起来。贺江华告诉记者,雅南今年12岁,生性文静,爱读书。在她六七岁时,全家去杭州游玩,住在西湖边上一家酒店。
酒店工作人员在床头边上放了一枚精致的书签,上面便写着几首白居易的《忆江南》。品读《忆江南》,雅南打开了美丽的古诗词世界。
游玩回来后,贺江华也常常有意引导,“除了看古诗词,还结合诗人的经历,给孩子讲解诗词创作的环境、心境,由此,孩子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去加深对古诗词的兴趣。”
10月14日,羊城晚报刊有“再赋新词《广州好》”活动征集令的报纸出街,雅南一看到便很感兴趣,提笔创作。她反复琢磨,不断改动,常因一个字眼与爸爸一再商讨。
“小孩子对季节变化都会比较敏感,能捕捉到大人捕捉不到的信息,所以雅南写秋天的‘广州好’,有不一样的视角。”贺江华说,他们本是湖北人,雅南出生与成长在广州,家里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热爱养育她的这座城市,去触摸广州跳动的脉搏,感受她独有的文化气息。
一年中全家凑出10天假期,有时也会“舍远求近”,在广州安排一个亲子时光,因为了解深入,孩子从小就对广州很有感情。得知雅南的作品入选,亲朋好友高兴得不得了,纷纷点赞。
“公司同事的支持,家族亲人的赞许,让孩子仿佛置身一个庆祝的大party,收获许多鼓励,也让我们一家很感动,这是诗词带给我们的最美收获。”贺江华说。
征集令
1959年,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时任广州市长朱光赋词《望江南·广州好》五十阕,刊载于《羊城晚报》,满城传诵,至今脍炙人口。
今甲子回旋,广州文脉光大,万象焕然,为之再赋新词,弦歌相继,正当其时。兹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沿用《望江南·广州好》体例,续前贤雅怀,咏羊城新姿。不负今时,传诸后世,敬期诸君,共襄盛举。
《望江南·广州好》征集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并得到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广州品读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大力支持。活动详情见羊城晚报2019年10月14日A3版,或者在微信环境下戳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出品人 |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策划 | 孙璇 陈春凝 陈晓璇
总统筹 | 纪映云 甘韵仪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