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开馆
2019-10-22 20:30 羊城派 原创
系省内唯一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统筹/毕式明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沈明礼 蔡仁银

22日上午,作为广东省境内唯一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正式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的建成开馆,让红军过境粤北的光辉历程得以整体呈现,也填补了长征经过的省市中唯独广东没有主题纪念馆的缺憾。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正式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图片由韶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处于粤湘赣三省交界地带的韶关,历来为岭南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中国共产党在韶关这块粤北红色土地上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1923年至1934年,毛泽东曾八次踏上韶关,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宝贵的精神财富;1927年,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辗转到达韶关继续战斗,并最终北上井冈山;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部队主力借道突围,在粤北韶关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项英、陈毅率领红军留守部队在韶关南雄等地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为进一步宣传红军长征过境广东的光辉历史,充分保护利用红色军事文化遗产,推进广东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军史教育,2017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复同意在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设立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在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到来之际,纪念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韶关市提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举办纪念馆开馆仪式及相关活动,宣传韶关红色历史文化,打造一批具有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艺精品和红色文创产品,进一步活化红色故事、红色经典,塑造“红色韶关”的城市印象,打造成全省一流红色教育高地。

重点展示红军长征顺利通过粤北光辉历史

10月22日上午的韶关仁化城口镇,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站在城口镇区,远远就能看见整体呈青灰色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威严肃穆地耸立在城口河畔。纪念馆顶端,一枚红五星高悬,映衬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醒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纪念馆设计以圆型作为建筑主体构图,整体基底步步递进,屋面层层升起,形成“向前向前向前、向上向上向上”的积极进取的趋势,契合长征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核心精神品质,“高21米的纪念碑式主馆,取材于红军在粤北征战21天;顶端红五星,寓意镶嵌在粤北红土绿地碧水间的红色星火,孕育红色基因。”

纪念馆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依托红军长征过境粤北并留下丰富红色遗迹资料的史实,将分散于粤北地区的各类红军历史文物、文献纳入并加以保护,形成一个以纪念馆为中心辐射全省的红色教育基地。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正式开馆,吸引当地学生参观(图片由韶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馆内展陈部分,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新科技手段及油画、雕塑等艺术表现手段,全面展现南昌起义军余部、红四军、红五军和红七军等红军主力部队在粤北地区的战斗历程,重点展示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期间中央红军长征途径粤北,顺利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的光辉历史,以及留守赣粤边的红军游击队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室外部分则涵盖中央红军过境南雄、仁化、乐昌3个县(市)的遗址遗迹131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7个、不可移动文物94处。

开馆当天,国内党史军史专家以及党史军史刊物代表共同参加“红军在粤北”研讨座谈会,围绕粤北红色历史开展研讨座谈,打造“红色粤北”城市名片。为加强红军长征沿线各地纪念馆的紧密联系,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25个会员单位代表以及省内红色题材纪念馆、博物馆代表还参加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展红色革命教育平台、挖掘和传承革命精神。

红军长征在这里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

“当兵就要当红军,退伍下来不愁贫。会做工的有工做,会作田的有田耕……”在韶关南雄市油山镇上朔村徐氏宗祠的墙壁上,《当红军歌》的歌词和曲谱至今依稀可辨,当地群众对这首红色军歌的传唱也延续至今。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红一军团按计划经江西信丰进入广东省境内,直插南雄的界址、乌迳一带。10月27日,红一军团在南雄乌迳新田等地击溃粤军,打响长征入粤第一枪,并取得在粤的第一场胜仗。

11月2日,长征红军先头部队从赣南来到韶关仁化县城口镇这座国民党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上的“军事重镇”,并且出其不意地发起突袭,顺利夺下城口镇,摧毁26座碉堡,俘敌百余人,顺利突破国民党军设在城口至湖南汝城、桂东一带的第二道封锁线。

11月3日,红军奇袭并占领城口镇之后,国民党粤军从仁化县城往城口方向进攻,红二师六团一部从城口南下阻击,在铜鼓岭与先期占领高地的粤军相遇。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红军以牺牲一百多名指战员的惨烈代价,成功阻击了增援的国民党军,为中央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在城口作短暂休整和继续前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6日下午,第一军团从湖南境内转入乐昌县麻坑,国民党军从三面向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纵队压来,第一军团即派第二师第四团连夜抢占九峰山,监视从乐昌开往九峰的国民党军。10日,第一军团翻越海拔1500多米的大王山,中央纵队也在第二师第四团的掩护下向湖南宜章开进。13日,红军正式通过了国民党粤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

“红军过夜的时候不能躺着,不够位置,只能斜靠在屋檐下,双手抱枪,和衣而睡。老百姓邀请红军进屋住,红军都不进去,就是怕扰民……”韶关市党史工作者告诉记者,红军长征途径粤北地区期间,留下了大量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有人给红军烧茶做饭,有人帮忙料理伤员,还有村民杀了准备结婚用的大肥猪慰问红军,而红军也对百姓秋毫无犯,老百姓送物资物资也按照市价支付酬劳……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重点展示红军长征经过粤北地区的历史(图片由韶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

韶关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历史文化深厚,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韶关境内现有红色革命遗址287处,其中经过认定命名的红军遗址(旧址)文物保护单位37个,红军历史文物1120件,红军历史文献50多万字,红色遗址数量居于全省首位。

近年来,为进一步保护韶关红色文化资源,韶关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2018-2020年韶关红色遗址保护工作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对红色遗址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划,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即建立“红色档案”;组织历史资料汇编,完善“红色族谱”;开展红色遗址重点保护,守住“红色见证”;加强红色遗址巡查,尽好“红色责任”等,努力实现红色文物保护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围绕“全面修缮保护、加强活化利用、做强教育功能、弘扬革命精神”的整体思路,韶关市更加深入挖掘和运用红色题材,把红色文化贯穿于文史研究、文艺创作出版,发行《韶关革命历史文献资料汇编》等一批红色著作,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活化历史文化打下了厚实基础。

在推进红色遗址修缮保护的基础上,韶关市不断加强对重要红色遗址的开发利用,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突出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遗址利用,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长征之旅”线路以仁化城口红色小镇为目的地,融合南雄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遗址、城口红军长征纪念馆、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乐昌五山红军长征指挥所、南雄油山三年南方游击战根据等一批主要景点。

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指出,韶关市红色革命历史主题鲜明、各个时期的红色革命遗址极其丰富,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大有可为,近年来前往韶关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人数与日俱增,韶关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日益突显。韶关市必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这篇文章,通过各级共同努力,打造成全省一流红色教育高地。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