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破解“刷脸”是打脸也是提醒
2019-10-18 15:07 羊城晚报
高科技与智能化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但其系统的隐秘与一定程度的不可测,也蕴含着诸种未知或“基因突变”

文/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阅尽

近日,一则小学生破解“刷脸取件”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浙江嘉兴某校小学生向媒体爆料,称其在课外科学实验中发现,只要用打印的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脸、骗过丰巢智能柜,取出父母的货件。

媒体随后进行了验证,用照片果真能打开取件快递柜。目前,丰巢智能柜方面已紧急下线该应用,并称其为小范围使用的测试版。

快递智能柜事件看似平息,但公众的担忧却呈现“溢出效应”。日常生活中的“刷脸”应用愈来愈普遍,除了上班族的刷脸打卡外,许多小区门禁及网上办事、购票进站等也都在引入刷脸模式。尤其是微信与支付宝的刷脸支付,直接绑定银行卡,关乎大众的钱包!

对此,有媒体解释称,智能快递柜使用的是2D技术,形成的图像是平面的,因此用一张照片便能打开,而微信、支付宝等使用的是3D,还配有红外等多模态信息,可有效抵御视频、纸片、面具等的攻击。

有关方面还宣称,其刷脸采用的是安全等级最高的活体检测技术,并辅之诸种配套措施等,账户被冒用是小概率事件。可谓言之凿凿,让人不能不信服。

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坦率讲,依然有理由打个大大的问号!或许,小学生用照片破解取件智能柜刷脸模式带有偶然因素,但有谁能断定,这偶然中不蕴含某种必然因子?

人们要感谢这些小学生,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初生牛犊的无畏,他们以孩童的天真揭开了势将影响公众生活的安全漏洞。相比于孩子们不懈的探求精神,成人的熟视无睹及惰性思维,真应该惭愧与内省。

在网络社会,大数据及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人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快捷。但在支撑其运作的网络系统中,任何一个微小失误或漏洞,都可能带来灾难性损失。

如多年来危害甚烈的网络电信诈骗,骗子们之所以屡屡得逞,就是钻了一些网络系统的漏洞,窃取受害者真实的个人信息,为其所用。

不久前,广州越秀区法院受理了一宗某男子利用“刷脸”实施盗窃的案件。被告人冯某以帮受害人激活信用卡为由,通过扫描受害人脸部,盗窃其25000元。前车之鉴,不能不让人们警惕。

短短数年,移动支付便深入百姓生活,并迅速迈入“刷脸时代”。这种高科技与智能化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但其系统的隐秘与一定程度的不可测,也蕴含着诸种未知或“基因突变”——诸如侵害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等,对此,人们还须睁大眼睛。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