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舌尖上的浪费”从精细治餐做起
2019-10-17 15:15 羊城晚报
真正让每个食用者都有吃的自主权,吃什么、吃多少,按需按量点餐取食

文/房清江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显。

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每天,数以万吨计的食物被从餐桌上丢弃。世界粮食日来临,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舌尖上的浪费”何时才能休?(10月16日中国新闻网)

我国食物浪费问题严重是由来已久的话题,浪费食物的现象寻常可见,不少人对此深感痛心,却又很无奈,这说明食物浪费并不只是节约观念缺乏那么简单。

报道提到的调研发现,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则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

从场所和群体来看,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很明显,食物浪费主要发生在食用者的“非可控上”,即非量需而供,吃多少供多少,出现严重的“供大于需”。

特别是大型聚会,点餐者担心用餐者吃不好、不够吃,尽其样式,量则宁多勿少,用餐者不好劝止,想节俭也不可控。还有一些分餐模式,搞绝对平均主义,如盒饭,不管谁吃、不管有没有胃口和需求,都是那么多,吃不了自然便浪费了。

这种“非可控”浪费发生,归根到底与长期以来就餐的模式与习惯有直接关联,吃什么、吃多少,食用者做不了主,控制不了量,使得经济约束作用失灵。

所以,从长远上来看,扭转食物浪费惊人的困局,根本的出路还应引导转变就餐的方式,改变聚餐桌席的“吃法”,转向治餐精细化,真正让每个食用者都有吃的自主权,吃什么、吃多少,按需按量点餐取食,有利于控制浪费,也有利于相互监督。

首先,公务消费领域,自助餐、份餐模式应成为标配,带头转变方式,厉行节约,为社会做好示范。

其次,加强社会聚餐行为的引导,鼓励各类形式的聚会用餐采用自助方式,移风易俗,培养文明新风尚。

第三,在餐饮行业鼓励发展分餐消费模式,提高消费者独立用餐的比例。

第四,加强食堂类集体分餐行业管理,按照称量计价的供餐模式,改变配餐的平均主义。

此外,减少食物浪费,培养民众节约粮食和科学膳食的观念也很重要,需要长期在全社会开展健康、精细、节约的食物消费理念教育,坚持开展诸如“光盘行动”之类的公益行动,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饮食、文明用餐的氛围。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