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华轩
“那本‘华工字典’永远合上了!”10月9日凌晨,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原馆长陈国坚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直到去世前一天,他仍笔耕不辍,伏案工作。
从1965年进入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学习开始,陈国坚就与华园结下缘分,从此在这里扎根半个多世纪;潜心30年研究华工校史,重新挖掘了“红色甲工”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留下两大本、近百万字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的研究书稿,他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华工字典”。
“陈馆长一生为人非常低调,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他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陈国坚去世的消息震惊了千千万万的华工人,师生、校友们纷纷为他写下悼念文字。
“考古”30年,他是最熟悉华工的“活字典”
1965年,陈国坚考入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造纸专业教师、化机系党总支副书记、图书馆馆长、校档案馆馆长等职务。
他是最熟悉华工的教师。“久办之校,焉无丰史?”1989年,时任华工图书馆副馆长的陈国坚决定开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校史,从此开始了“考古”之路。从泛黄的报纸、档案、老照片中收集、梳理、挖掘华工人的精神根基……这一研究,就是整整30年。
“他随身揣着一个小笔记本,看到什么感兴趣的知识点,就会立马记录下来。”陈国坚的同事官家伦说。刚到档案馆工作时,他在库房里泡了三四个月,每一卷他都翻过好几遍,熟悉馆藏。
“手上有档,用时不慌。”这是陈国坚经常“唠叨”的一句话。同事朱丽梅回忆,陈馆长一听说哪里有归档价值的材料,便立即骑上他那辆1976年购买的28式永久自行车飞驰到现场“寻宝”。每每有人问起华工的校史故事,陈馆长总能信手拈来,如同“活字典”,连书本哪一页都记得一清二楚。
为了搜集华工校史痕迹,周末,陈国坚还常到广州二手市场旧书报刊摊寻宝,几乎走遍了广州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有一次在南京发现了一批宝贵资料,他连续40天奔走在当地图书馆和档案馆之间,连春节都没回家。《羊城晚报》等书报刊登有关华工的新闻,他都会一一剪贴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剪报册上,并详细备注。这样的剪报册已有几十本。
一辆旧自行车骑了40多年,默默守护学生安全
退休后,陈国坚返聘至高教所,仍负责校史研究。“他几乎天天都在办公室,春节也要去办公室看看。他把办公室当作了自己的家,爱档如命,爱馆如家。”同事袁建说。
退休了,他也辗转于全国各地图书馆收集资料。有一年大年三十晚,同事朱丽梅打电话给他拜年,陈国坚在电话里说,他正在南京图书馆查找资料。同事刘金程回忆,70多岁的陈国坚,仍坚持每天8点准时上班,晚上10点多离开。
同事朱丽梅回忆,陈国坚对自己极度自律,廉洁得近乎苛刻。为了节约资源,陈国坚甚至“不喝单位一滴水”,不愿给学校和国家增加一丝负担。市内出行,他基本就靠那辆骑了40多年的旧自行车,极少打的士;一年四季就穿T恤。“他不抽烟、不喝酒,每天下了班之后,在校园公共器材上做几组单双杠支撑和引体向上,每年坚持义务献血,一直到年龄超规才停止……”
校史研究是陈国坚返聘后的“主业”,这位高龄老人却默默承担了高教所的许多杂活、苦活。同事们有事需要调班,他总是默默替值班。
高教所有一间学生自习室,但由于位置较偏僻,学生尤其是女生安全出行问题,陈国坚也默默放在心上。不管是周末还是晚上,只要有学生在自习,他就在隔壁办公室加班,默默为学生们做“保镖”,等学生走完再回家,数年如一日。“有我在,问题不大。”这位老人总是这样说。
翻阅70年档案,重新挖掘“红色甲工”办学史
在故纸堆里爬梳洗剔,索解真伪,追本溯源,努力靠近历史真实内核,研究中,陈国坚发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作为华南理工办学史上的四个基本源头之一,这段历史,许多人甚至华工师生都不甚了解,当时的资料只有不足百字的记载。
为了追寻这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陈国坚系统查阅了1949年以来的多份报刊以及6万多份党政历史档案。
经过他的挖掘,人们才知道,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及其前身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因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尤为引人瞩目,世称“红色甲工”,是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当时青年师生中涌现出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如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刘尔崧、周其鉴等,每个人都有着追寻理想、投身时代风云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段红色历史,最终被陈国坚呈现在近百万字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的书稿中。“重新挖掘‘甲工’丰厚的革命史,是希望唤起更多的人对过去历史的追怀与敬畏,对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理性审视与集体认同。”
同事刘金程回忆,陈国坚对校史如数家珍,对学校一条马路、一段围墙,一根柱子,都能讲得津津有味,经常给新生或者新教工做校史知识讲座,长期担任学校校史馆义务讲解员。他牵头编撰了《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建筑之旅》,其中详细考证了校园内的日占时期的遗迹,学校据此勒石为铭,呼吁学子勿忘国耻,立志成才。
2019年9月6日下午,为庆祝陈国坚72岁的生日及第35个教师节,同事们相约看望他。他的书桌上,还放着即将送校核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书稿,两大本、近百万字书稿,几易其稿,密密麻麻的资料目录,凝聚了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校史研究成果,也凝聚着他的心血。
记者了解到,就在去世前一天,陈国坚还在伏案工作,这部书稿成为他的绝笔。他最终未能等到正式付梓的那一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