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10月15日)下午,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暨“雪龙2”号首航将从深圳启航。本次考察实施两船四站考察任务,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将与“雪龙”号破冰船一起“双龙探极”,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的格局。
此次南极考察由来自105家单位的413人组成,这也是近三十年来我国南极考察规模最大的一次。除了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和完成大修再次出征的“雪龙”号,“雪鹰301”(AW169型)直升机和“南极2”号极地全地形车等“极地科考利器”也正式入列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据悉,本次考察将充分利用船舶、海冰、海洋、陆地、空中、考察站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实施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前期工程、开展业务化观监测、实施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完成基建收尾及站区环境整治以及常规保障、物资运输、工程建设、国际合作、宣传科普等工作。
亮点1
“雪龙2”号和“雪龙”号首次“双龙探极”
10月15日下午,停靠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码头的“雪龙2”号将先行出发,“雪龙”号则将于10月22日由上海出发。据悉,两船预计于11月下旬同时抵达南极中山站,这也将是“雪龙”号和“雪龙2”号的首次会面。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徐世杰介绍,在极地冰区,“雪龙2”号将利用强大的破冰能力为“雪龙”号开辟冰道,共同抵达中山站,并在中山站周边进行联合海洋考察,随后两艘船将根据各自的科考任务前往不同海域进行考察。
“雪龙2”号将继续开展南大洋宇航员海综合考察和长城站考察,预计2020年3月下旬回国。“雪龙”号继续开展罗斯海和阿蒙森海工程和科考作业,后程回到戴维斯海、普里兹湾、中山站作业后回国,预计2020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
“雪龙2”号今年首航南极,意味着“雪龙”号告别“单兵作战”模式,“双龙探极”时代正式来临,极大地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区域,提高极地科考效率。徐世杰表示,“双龙探极”今后也将成为我国南极考察的常态。
亮点2
“雪鹰301”“南极2”号科考利器同时亮相
除了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雪鹰301”(AW169型)直升机和“南极2”号极地全地形车也正式入列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记者今日在“雪龙2”号船上看到,“雪鹰301”直升机已停在“雪龙2”号停机坪上,不少登船参观的市民前来合影。
据悉,此次交付的“雪鹰301”直升机满足最新最严苛的民航适航安全标准,配备全集成数字触屏式玻璃座舱、自变速旋翼系统等独创技术。“雪鹰301”直升机动力强劲、抗风能力极佳,专为船载任务设计了旋翼折叠系统及强风系留系统,配备了主起落架防陷雪橇和浮筒和救生筏,1.6米推拉门以及6.3立方米客舱搭载最多10名乘客。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透露,直升机到达南极区域后,如极地科考船在极地航行中遇到特别密集的浮冰区域,就可以出动直升机进行航道斟查,也就是所谓的“探冰”。此外,直升机还可以满足工作中人员空中通勤、货物吊运、冰山识别、野外考察以及空中救援等任务。
目前,我国极地考察已拥有“雪鹰12”直升机和“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雪鹰301”直升机的加入将极大提升极区环境飞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极地考察后勤保障及运输能力。
此外,由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重工共同研发的“南极2”号极地全地形车也于近日交付,将奔赴南极助力南极科考。作为一款全天候的水陆两用多功能车,“南极2”号能在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南极地区承担人员物资运输,濒海海域、冰盖、陆地探路、人员设备搜救脱困等任务。
据了解,“南极2”号的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实现100%国产化。与“南极1”号相比,“南极2”号还改造了底盘行走系统,提升低温性能和耐磨性能,能在-41℃的极地气温下作业,并改善了车厢环境,让科考人员乘坐更舒适。
亮点3
考察规模达400人以上,科考更加智能
根据自然资源部批准的“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总体方案”,本次考察队由来自105家单位的413人组成。其中,自然资源部属单位队员223人,其他部门或单位队员190人。这是近三十年来我国南极考察规模最大的一次。
徐世杰介绍,此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南极气候变化和极地生态环境保护等课题,开展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把海洋监测拓展到宇航员海和阿蒙森海,建立长期的海洋业务化观测。此外,将实施预测考察,除了常规科学考察,还将进行考察站环境方面的治理,同时实施环境管理,完成各站的机电项目,提高我国在南极考察活动的能力。
记者在“雪龙2”号船上看到,一个体积不小的西风带环境观测浮标已经被安置在后甲板上。南半球西风带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常年盛行五六级西风和四五米高的涌浪,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全年各月可达7-10天以上。考察队将在“雪龙2”号到达南大洋时布放浮标,这也是我国第二次在南大洋海域布放浮标。据悉,未来我国将在南大洋西风带共布放6个浮标,应用于南大洋海域调查。
“雪龙2”搭载了多项智能化科考设备。位于船艉中部的冰区月池系统,可以让科考仪器设备从船甲板直通海底,即便是100%海冰覆盖的海区也能进行采样作业。通过月池,科考人员不用再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室外甲板上操作设备,也解决了极地冰区环境作业和大风浪天气下的科考作业的安全问题。
同时,“雪龙 2还配备有深水和中浅水多波束系统、深海浅地层剖面仪、生物储量评估回声积分仪系统、水下全方位声呐、超短基线、万米测深仪等声学设备,满足海底精细化测量和渔业资源探测需求。第一、第二通用实验室、物理实验室、低温实验室等580余平方米实验空间可根据航次任务进行灵活布置。
【背景】
全球首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今年7月交付使用
今年7月,“雪龙2”号在上海交付使用,正式加入中国极地考察序列。作为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艉部破冰能实现在20米当年冰冰脊加20厘米雪层不被卡住。
“雪龙2”号诞生前,作为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已经服役了25年,先后执行了22次南极考察任务和9次北极考察任务。今年5月,“雪龙”号进入江南造船集团厂进行第3次大修,开展修理工程近400项。据悉,此次大修后,“雪龙”号船体结构得到全面修复和加强,动力设备得到全面维修和保养;通信导航设备也进行了优化,提升航行保障能力;科考方面,对科考设备开展维修保养,部分实验室设施进行了更新。
来源 | 新京报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