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是睡眠特困户?“缺觉”背后万亿元市场正在打开
2019-10-13 15:43 中国新闻网
褪黑素不能做一个长期治疗失眠的药物,需改变生活方式,树立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

据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助眠类用品、保健品的成交量大幅增加,让人意外的是,购买这些产品的主力人群并非是中老年人,而是20-29岁之间的90后。

那么,这些年轻人都在买哪些助眠产品?90后的睡眠现状究竟如何?

90后成为助眠类产品消费主力

1997年出生的易飞,今年上大四。上大学以来,他基本保持着每天凌晨2点左右入睡的作息习惯,但从去年开始,他突然出现了严重的睡眠问题,他开始习惯购买助眠类产品。

大学生易飞:买了褪黑素、耳塞和眼罩,不到一年的时间,总共大概花了500元左右,相当于在学校一个月的饭费。

1992年出生的小羽也十分舍得为自己的睡眠“投资”。她坦言,这两年自己在床品上的花费总体在4000元上下,最近购置的是一款800元左右的乳胶枕头。

互联网从业者小羽:有一点硌,我都不行,就睡不踏实,必须要买一些特别舒服的,哪怕价格高一点,我也能接受。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1-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118%,人数占总消费人数的比例为62%,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的总和。

记者在该平台上搜索发现,许多热销商品客单价都不算低,如占据成交量排名前五的一款蒸汽眼罩每盒79元,而网红单品助眠精油、真丝眼罩价格也在两三百元左右。

某助眠产品品牌负责人陈琦:蒸汽眼罩在电商渠道的销量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30岁以下的年轻人消费占比基本上超过一半。

某助眠产品营销负责人李泳芳:90后消费褪黑素类产品占比达到85%,从消费者购买的数据来看,可能其实在百万级别,但90后的人群占到我们整体的人群结构里面是超过千万近亿的。

除了一些助眠类硬件产品,记者在手机软件下载商店中发现,催眠音乐、冥想类课程为主打的助眠类App也多达几十款。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国内的睡眠产业正在兴起,预计到2030年,我国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睡眠产业分会会长汪光亮:睡眠产业这些年的增长基本上每年都在20%左右,现在很多人开始对睡前进行投资,这个市场还是蛮有想象力的。

刷手机压力大,年轻人“辗转难眠”

来自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中国睡眠指数》,把睡眠质量分为甜美、舒适、苦涩、烦躁、不眠五个等级。调查显示,90后睡眠处在“苦涩区”“烦躁区”和“不眠区”的总人数占比达68.2%,总体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

此外,9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23:50,“睡得最晚”也是90后的睡眠标签。让90后辗转反侧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学生易飞:就连续两天没有睡觉,可能也是因为当时压力有点大,主要是出国的压力,还有室友在考研,他把灯一开,我就精神了,睡不着了。

互联网从业者小羽:十二点、一点左右睡觉,主要就是刷手机看剧,总感觉白天工作时间太久了,晚上想有点自由时间,玩一玩就过去了,时间过得特别快。

据《2019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有54.3%的90后会在入睡前玩手机或ipad等电子设备,入睡前平均玩手机时间为50分钟。夜晚已经成为90后寻找自我、释放压力的窗口。此外,“宅”、缺乏运动、夜生活丰富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京英:昼夜节律最主要靠光来维持,白天见不到阳光,晚上又见特别亮的光,节律很容易被破坏。

不过专家提醒,想要健康睡眠,仅仅靠各种概念的智能睡床及智能穿戴产品是不够的,再加上目前此类产品都缺乏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乱用滥用褪黑素,只会加剧身体负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詹淑琴:褪黑素分泌不足了补充一点,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它不做一个长期治疗失眠的药物,改变生活方式,树立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这是第一要纠正的。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