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最新诺奖成果用于临床:领先美日欧,率先批准原创新药
2019-10-12 20:44 澎湃新闻
“这是奠基性的工作,很伟大。我们也由此看到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就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10月11日发布的信息获悉,日前揭晓的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威廉•乔治•凯林(William G. Kaelin)、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彼得•约翰•拉特克利夫(Peter John Ratcliffe),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格雷格•伦纳德•塞门扎(Gregg Leonard Semenza),因“革命性地发现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知氧气的基本原理”而成为新晋诺奖得主。他们的基础研究发现被认为有望为对抗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道路。

而实际上,瑞金医院肾内科谢静远主任说,“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世界首个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思他临床研究的前期研究,正是这三位诺奖获得者20年前所作的基础研究,为我们今天的临床研究打好了基础。”

瑞金医院肾脏内科陈楠教授与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威廉•乔治•凯林。

瑞金医院肾脏内科陈楠教授与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威廉•乔治•凯林。

这项临床研究由瑞金医院肾脏内科陈楠教授团队领衔完成。就在今年的7月25日凌晨,陈楠作为通讯作者,领导的2项关于最新的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性贫血的研究结果,同时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医学杂志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背靠背发表。

这些临床试验成果即得益于最新三位诺奖得主的研究基础。试验的临床药物即通过抑制低氧通路中HIF2a脯氨酰羟化酶的活性,减少HIF2a的降解,使HIF2a低氧通路持续活化,促进内源性EPO生成,增强铁利用率,从而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造成的贫血,在几乎没有临床症状的慢性肾病1期和2期人群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贫血问题,慢性肾病3期,这个比例达到了50%,到了尿毒症期,几乎100%的患者都存在贫血的状况。此前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是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但该类药无法改善铁的吸收和利用,在全身炎症状态下治疗反应较差,且需静脉或者皮下给药,患者的依从性欠缺,部分患者可引起高血压。

陈楠团队最终历经8年,对于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性贫血进行了多中心、大规模的全国临床研究。而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两项随机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全球首个HIF-PHI---罗沙司他,可有效提高透析患者和CK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铁代谢,降低铁调素。

特别是,罗沙司他可维持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处于或接近正常生理范围,从而增加红细胞数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并且该效应不受炎症状态影响。此外,罗沙司他为口服药,患者服用方便,依从性好,该药具有全新机制,为肾性贫血治疗里程碑式的新型药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教授此前评价道,这项研究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次背靠背发表中国团队的临床试验,首个中国率先批准的国际原创新药,首个低氧通路新药;新英格兰杂志首篇中国大陆完成、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的3期临床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该临床研究的结果,罗沙司他作为国家1.1类新药也已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优先评审批程序,超越美国、日本及欧洲,率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该药的上市对中国及全球肾性贫血患者治疗影响深远。

据官网介绍,诺奖揭晓后,陈楠对三名诺奖得主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及衷心的感谢,她表示,没有他们三位20年前的基础性研究发现,也就没有20年后临床医生沿着这条道路应用于临床的可能,“这是奠基性的工作,很伟大。我们也由此看到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就是相辅相成的,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这一完整的过程就是我们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共同造福人类的努力,虽然这个过程历时20年,但相信今后转化速度会越来越快,更多更快的把实验室研究变成造福人类的成果。”

此外,瑞金医院血液科还在进一步研究高原红细胞病。西藏日喀则医院援藏的瑞金医院血液科李啸杨医生提到,在西藏发现大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该病就是由于高原缺氧环境刺激体内红细胞过度增生,导致血液粘稠、血流瘀滞,甚至血栓栓塞,从而对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功能产生影响,是世居高原居民或长期移居高原居民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高原病。

发病机制上来看,就是人体在缺氧状态下,HIF-1基因上调,导致EPO过度分泌,从而引起了红细胞的过度生成。从2017年起,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瑞金医院血液科援藏医生等团队,开始进行红细胞单采术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交通大学医学院方面表示,目前上述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瑞金医院血液科将进一步在高原红细胞病因治疗上进行探究,同时根据机体对缺氧的反应,在慢性贫血的治疗上引入新的治疗理念。(贺梨萍)

来源 | 澎湃新闻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