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史上最强国庆档”!
2019-10-09 15:23 人民网
50亿元,“史上最强国庆档”诞生!

据中国票房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晚间,今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突破了50亿元。其中尤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国庆献礼片的表现最为抢眼,票房分别突破22.17亿元、19.72亿元和8.2亿元。三部影片既有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价值,又熟练运用类型化的叙事方式与年轻人对话,加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公众持续迸发的爱国热情“加持”,从而形成持续性观影热潮。

事实上,献礼片模式由来已久。早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即1959年,中国电影人便开创了献礼片模式。1989年,具有史诗大片气质的《开国大典》将中国人心中最神圣的时刻搬上银幕,造就几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如果说2009年的《建国大业》满足了观众“数星星”的观影欲求,今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则吹响了导演的集结号,聚集老中青三代有实力、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七位导演,实现了新的创意突破。

七个经典瞬间致敬流金岁月,七个动人故事回顾历史长河。《我和我的祖国》中,七位导演的七个故事各有千秋、各具神韵,每一位导演都用心、用情、用功潜心艺术创作,用极具个性的表达熔铸影片和谐通透的艺术风格。

从主题调性看,与其它类型的集锦片不同,影片在思想情感上高度一致,整体风格是和谐统一的,几乎没有“违和感”。更值得称赞是,影片会让具有不同经历、经验、体验的观众产生不同的情感感应和偏爱。有人觉得《夺冠》最有观影效果,有人认为《北京你好》最接地气,“细节控”会为《相遇》中出现的那本《青春之歌》以及《北京你好》的暗线和对白运用点赞……

从叙事层面看,影片巧妙且有效地将献礼片“体大思精”的宏大叙事化为个人化的个体叙事,通过个体的“自转”实现了与国家、社会“公转”的平衡和统一,实现了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表达、有效传播。总有一款适合你,总有一处打动你——影片将不同的感动汇成以爱国为核心的同心圆,形成了影片的“共同体美学”。

《中国机长》是一部典型的灾难片。影片源自真人真事,通过符合电影化的适度虚构来增强戏剧张力,可谓“全程无尿点”。这又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片,它并不过分夸大惊险和灾难元素,而是把更多的镜头聚焦于机组人员在面临危难时的精神品格和职业操守。淡化个人英雄主义、突出集体主义,影片通过社会方方面面对这一灾难事件的全方位关注,同样构建了令观众能够感同身受的“共同体美学”。

《攀登者》总体而言叙事完成度不错,特效是亮点,人物塑造也算完成了“任务”。影片能够把那一段尘封的历史搬上银幕,激发人们的攀登者精神、奋斗精神,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如今,单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而言,它已超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三部影片票房之和。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开国大典》《大决战》是献礼片的1.0时代,《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是2.0时代,那么《我和我的祖国》则开创了献礼片的3.0时代。2019年国庆档三部影片诠释了献礼片另一种电影的可能性:“为了我的祖国和机长一起攀登”成为了国庆节期间一个新的观影热潮,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和电影景观。无论创作经验、运作模式以及对中国电影发展多方面的启示意义,这都值得而且需要电影理论批评界去深入思考、分析、总结、阐释。

“史上最强国庆档”的诞生无疑是值得欢庆的,但我们不能停留在票房创新高的狂欢盛宴之中,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国庆三强”的成功不能简单复制,不能自然而然就成为一种“成功的模式”。要知道,创意本身永远是电影根本之根本、基础之基础、关键之关键,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电影创作和生产真的是“一刻也不能分割”。毕竟,天时、地利、人和不会时时有,内容为王、创意制胜、叙事为先、观众至上,才是影片致胜的不二法门。

此外,过多地谈论票房,说明不少观众在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上仍未摆脱“唯票房论”,公众对电影本性尤其是电影文化以及电影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地位与作用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一种“初级阶段”。评价一部电影,绝不能仅用票房指标、经济指标,更重要的考量在于精神指标、思想指标、价值指标,在于文艺作品最重要的使命:培根铸魂。

回顾70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进程,笔者曾以守正、创新、通变、集成分别对应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和新时代四个时期。在守正、创新、通变的基础上集成、集大成,是当下中国电影面临的新使命。一方面,我们要坚守电影初心,即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之心、对电影本体的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必须跟上电影科技的发展步伐,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市场和观众,要用更多高质量的电影作品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推动电影强国建设。

来源 | 人民网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