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星彤 杨广
广东中旅韶关乐昌坪石特色旅游线路首发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广东旅控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广东中旅以“不忘初心,薪火相传”为主题,特别策划了韶关乐昌坪石特色旅游线路,推进落实活化利用中山大学等抗日战争时期乐昌坪石办学遗址及南粤古驿道工作。9月27日-28日,由271名游客组成的韶关乐昌坪石旅游团首发,当中包括大众游客和研学学生,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由此正式大规模面向公众开放。
记者了解到,这条由广东中旅与韶关市政府深度合作、独家策划的旅游线路由广东中旅资深红色专家带队,由拥有"礼宾一号"车队的中旅汽车公司提供用车服务,景区由省博物馆讲解员定点讲解。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途中还组织了“唱响祖国”等多项爱国主义教育。线路一经推出即引起强烈反响,广州市内多家重点学校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近千人次报名。
坪石烽火,武水长流。1940-1945年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师生从粤北西京古道旁的韶关坪石三星坪码头上岸,华南教育的“火种”得以保存,不仅延续了中山大学的文脉,同时让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找到了硝烟中顽强生长的根脉。
作为珠三角后花园,韶关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还拥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境内不仅山水风光秀美奇特,历史文化底蕴亦极为深厚,是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文化品位最高的地区之一,乐宜古道、乐昌森林公园、韶关乳源温泉、南雄银杏等生态景区为省内赏秋旅游的首选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借助韶关丰富的红色及生态旅游资源,由广东中旅推出的“千团万人游韶关”红色+生态旅游线路,以文化带动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体验,是继“千团万人游新丰”活动后,由该社成功组织的又一次大型万人游活动。未来,广东中旅将继续创新发展“旅游+”模式,延展旅游+金融、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文艺全产业链,持续发挥“旅游+”乘数效应,打造形式多样、选择丰富的“旅游+”新业态。
高慧颖(华南农业大学学生):
第一次参加红色之旅,探寻中山大学坪石遗址,一路收获很多,感动很多,震撼很多。在四个小时的寻根之旅中,在退休老教师何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解下,我了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在坪石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文化抗战。对比当今,我们更应当珍惜当下,不愧对先辈们用生命守护下来的文化之根。
邱兴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老师):
参加探访中山大学韶关遗址的活动,经过参观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大学的办学地点和学习环境,深刻认识到再苦不能苦教育。在抗战时期艰难的环境下,那个年代的中大学子依然认真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的雄心大志使我深受教育。
古松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
作为一名大四学子,参观中山大学韶关遗址是一种追根溯源、不忘初心的方式。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参观古驿道时录的小视频。当我们一起喊出祝祖国70周年快乐的时候,我们充满激情、无比自豪。此次出行意义非凡。
黎洁瑜(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
这次行程包括参观坪石镇国立中山大学遗址、乐昌红色遗址、乐昌古栈道、乐昌新农村。其中乐昌红色遗址给我印象最深刻,在朱氏宗祠大门口树立了四块长方形的石砖,砖的顶部会有一个菱形的小洞,村长说如果有考中进士的优秀学生,在大门口都会有专属的长方形石砖,而大门口有两个面对面的石狮子,是警示朱氏后人要团结一致,这种团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陈子蔚(华南农业大学学生):
一路走来,处处可见“历史遗址”四个大字,坪石老街上的广同会馆、图书馆、校本部、文学院还有旧码头,都记录了一段段过去的故事。尽管有些历史建筑已被破坏殆尽,前辈们的精神却是永存不朽的财富,值得后人真正去学习、传承和发扬。
曾旭婷(华南农业大学学生):
前辈战火中依然努力研学,报效家国的气概,吾辈当自勉之。
袁岸婷(华南农业大学学生):
乐昌红色之旅让我想起了《南渡北归》中描绘的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
前有北方中高等院校南迁昆明,后有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在物质匮乏社会动荡的年代,学者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学术理想,成为一代大师,其自强不息心怀天下的精神永远留存。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陈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