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威尼斯斩获最高殊荣,人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反派角色?
2019-09-30 10:58 新京报
《小丑》这部独立电影经费低,特效少,却斩获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殊荣

在超级英雄电影层出不穷的今天,市场逐渐迎来了审美倦怠期。而随着人们对恶角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个趋势很快被好莱坞捕捉住,近年来制作了大批以反派作为主角的漫画IP改编商业电影,如《沉睡魔咒》、《自杀小队》、《毒液》等。即便是走合家欢风格的漫威,也在《复仇者联盟》终篇花了比英雄们更多的笔墨去塑造灭霸的角色。

然而,在这批反派商业片中,近期冒出了一个怪胎,那就是DC的《小丑》。这部独立电影与过往的超级英雄宇宙无关,经费低,特效少,却斩获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殊荣,让世界看到了漫画IP类型片的更多可能。

这不禁令人思考,从前只是衬托英雄主角的反派角色为何市场越来越大?我们喜欢恶角的什么呢?亦正亦邪的角色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

人们对反派角色的喜爱,藏掖着对现实道德秩序逃离的奢望,以及对拥有复杂人性的角色的向往。影视作为大众文艺媒介,以恶角之名为困在现实熔炉的观众们提供了想象空间和娱乐满足。今年DC的《小丑》用恶角将漫改类型片推向新高度,也许,主流超级英雄片的革新时代该开始了。

反派角色流行宝典:

恶里藏善的强烈反差

前段时间迪士尼乐园里恶毒王后的走红,离不开被包装在刻薄嘴脸里的善良。“是我漂亮还是白雪公主漂亮?”“想和我合照就赞美我!”这些都是她挂在嘴边的台词。尽管字里行间满是自负和傲娇,王后最终还是会“不情愿”地和所有游客合影,满足小朋友们的互动要求,颇有“刀子嘴豆腐心”的架势。

与其说人们爱她的“刀子嘴”,倒不如说是“豆腐心”的柔软烘托出了前者的趣味。这种强烈的行动和人设反差成为了恶毒王后的卖点,也是当下很多大热反派角色吸引受众的共通点。

去年索尼的漫画IP话题作品《毒液》就秉承了流行反派的脉络。毒液虽然面目狰狞,是一只吃人类的外星怪物,但随着影片进程却像只宠物一样寄生在男主埃迪身上,听从埃迪的安排,只在该变身时现身并保护他。

电影尽管打着“反超级英雄”的营销口号,但毒液也只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它并没有那么坏,它甚至还和埃迪倾诉自己在家乡被排挤的遭遇。

一只凶神恶煞的外星怪物竟然也有着平凡人类才会有的烦恼,通过这样的设定,角色的身世与其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也更容易对毒液的“软弱”产生共情,更有媒体粉丝友爱地称其为“吃货”。

以毒液为例,流行恶角之所以流行,并不是因为其本身的作恶,而是因为其身上掺杂的正面、人性化元素。虽然电影本身不尽如人意,但毒液的角色反差给了它“人性”的一面,也赋予了该形象“合家欢”式的戏剧性。

反秩序影视作品的延伸力

反派角色能带给观众的,除了性格和行动上的反转趣味,还有现实生活中无法享受的即时满足感。平日虽受法律、道德等条条框框的限制,观众可以将积压的晦气通过反派影视作品中常出现的冲动、暴力、低俗等负面感情元素得到释放。这种反秩序的观影心理也契合千禧一代的丧文化,意在黯淡无味的生活中寻求一点代理刺激感

2008年,美剧《绝命毒师》的横空出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反派热潮,往后播出的五季在豆瓣都保持着9分以上的高分。今年《权力的游戏》烂尾后,更有剧迷称《绝命毒师》从此就是最好的美剧了。该剧主角沃尔特∙怀特(Walter White),俗称老白,由一个身怀绝症的化学老师逐步蜕变成大毒枭。

这样一个从开头就充斥着毒品和暴力的“毁三观”故事,却让很多观众迅速与老白产生共情,希望一切阻碍他成功的人消失。打从开始制毒,老白就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主角,但在观众眼里,他的自甘堕落更多是一记热血澎湃的绝地反击。

《绝命毒师》剧照

因为,生活才是真正的恶角。不难看出,反秩序的臆想是犯罪类型片的核心,而这些臆想大多源自对社会问题的审视。在《绝命毒师》中,老白的人物背景便直接反映了基层人民福利不足的社会现象:一位勤恳的教师,罹患绝症后无法靠工资或政府帮补家计,继而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剧情设定的讽刺之处在于,老白的学术才华在正义的世界无法给他带来等值的回报,却在肮脏的地下为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这些在现实中无解的生活难题,在反秩序影视作品中得以重构,而屏幕里的反派角色们则充当着反击荒谬人生的大胆玩家。

他们身上携带着不满的情绪,在虚构的艺术框架里以更愤怒和强烈的姿态介入社会,这些情绪的延伸力似乎更能击中个体和体制的痛处。

为何总说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

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不在少数,但DC漫画的小丑大概在其中拥有最不受时间限制的讨论价值。十一年前,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把小丑一举推上了反派角色的顶峰,而其演员希斯·莱杰的突然逝世也为该角色涂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如今社交媒体上每每出现小丑相关的影视资讯,我们总能在评论区刷到一两条“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的唏嘘。尽管很多网友都反感这条执着于过去,无视当下创作者的评论,但莱杰版的小丑的确突破了很多反派角色的传统设定。

在诺兰的电影里,小丑不是衬托蝙蝠侠的工具,相反地,他编织了一段相辅相成的正反派关系,把二者放在平等的位置。我们甚至可以说,小丑主导了这部电影。

在人物的逻辑思维上,小丑把反秩序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他以制造混沌为乐,不为金钱名誉,旨在通过设计一场场暴乱去围困人性的底线。他所传递出的反秩序价值观超越了一般的复仇或大义,更多的是拷问人性和制度的哲学思辨。

(“I believe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 stranger.”)

那句贯穿全片的名言“Why so serious?”,像是对蝙蝠侠坚守的道德准则,以及人类世界一切规训的讥笑。这种无视规则,狂妄自大的反秩序心态正是小丑人物的核心。所以,对比起《蝙蝠侠:黑暗骑士》,《自杀小队》版的小丑呈现的更像是角色的外壳,他的癫狂符合观众心中对小丑的标准,却缺乏驱动这股劲的思辨内核。不过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的配角,这样的设定也无可厚非。

《自杀小队》上映前的粉丝狂热与上映后的口碑滑铁卢,反映了观众对现有超级英雄电影的审美疲劳,他们期待更复杂的影视文本。如今,DC将小丑的转盘转到了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和演员华金∙菲尔克斯手上,“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的唏嘘,还有超级英雄类型片的套路能否被打破呢?

反其道而行之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威尼斯电影节,DC的《小丑》在一片好评拥簇中夺得了金狮奖,刷新了漫画IP题材电影的艺术高度。该电影聚焦小丑的起源故事,奥斯卡获奖影片《她》的男主角华金∙菲尔克斯的加盟也使角色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自《钢铁侠》的崛起,漫画IP电影行业一直被漫威宇宙所笼罩。小丑独立大电影作为DC的野心之作,必须和之前的版本,甚至是所有超英类型片有根本区别。

选择戏路丰富,44岁的华金∙菲尔克斯作为新小丑的演员、剧本深入描绘亚瑟·弗莱克(小丑在片中的真名)被社会遗弃后成魔的来龙去脉——DC显然决定放下打造一个流行偶像的执念,抛开超级英雄片惯有的浮夸、幽默、合家欢等元素,希望以人物的深度和社会性取胜。

《小丑》海报

《小丑》可以看作是一次对好莱坞超英类型片流水生产机制的“反其道而行之”。本质上,新版《小丑》是部描绘社会边缘人的作品。不同于钢铁侠、美国队长、超人等广泛流行的漫画角色,新版的小丑没钱、没背景、没超能力的底层设定,让电影可以回归小人物与大环境的羁绊。

在搁置了富裕、团结、幽默等商业片卖点后,《小丑》可以在压抑、黑暗、自我的泥水中尽情试探,虽然预算远远比不上以特效为焦点的主流超英片,但同在漫画IP的框架下,这个反派的故事似乎比正派们更具社会意义。

据悉,《小丑》的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想以此片为契机,在华纳建立独立厂牌“DC Black”,用以制作非典型超级英雄片,发掘这一电影类型的其他可能性。拿着5500万美元的预算,《小丑》或许只是DC的一个低成本实验品,但作为好莱坞业界中的重要车马,DC此次冒险会是摇晃漫改电影产业的有力一步,就好比往川流不息的清流里掷入了一颗棱角分明的泥石。

在漫威宇宙的笼罩下,超级英雄类型片已然形成了一条万能公式,那些被捋顺的价值观和被简化的角色是时候迎来一番改变了。唯有当传统叙事受到挑战,产业才能迎来创作革新,这对推进漫画IP角色的深度多元化也是有益的——毕竟,比起一个功夫了得到可大战外星人的尚气,我们更应该期盼一个有血有肉、人格饱满的尚气。

相比起漫威,DC旗下的漫画人物虽然画风相对阴郁,但在另一方面,角色在社会、思想层面也有更多可挖掘的空间。回归灰暗的底色,或许就是DC一直在寻求的突破。

《小丑》在威尼斯电影节攒下的荣誉和口碑无疑会扩散本片正式上映后的影响力,但其最终的流行强度还是有赖于市场对底层人物以及恶的共情能力。在没有了和蝙蝠侠的对峙,与小丑女的爱情后,这不再是一部谁都可以享受的爆米花电影,而是一部渴望激发回音的人物影片。

我们清楚,一部作品的艺术性和大众性往往成反比,不管《小丑》最终能否适应市场,相信它的后劲会为整个产业带来久违的新鲜空气。(林蓝)

来源 | 新京报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