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受害者叫做“猪”,把恋爱叫做“养猪”,把聊天工具视作“猪食槽”,同时,还有一套培养感情的剧本,称之为“猪饲料”。
这种披着爱情外衣、用甜言蜜语欺诈的过程叫做“杀猪”,而这套骗术叫做“杀猪盘”。公安部称其为“当前令群众损失最大、危害最突出的案类”,案均损失是别类的近5倍。
根据各地警方披露的情况以及媒体公开报道,“杀猪盘”诈骗金额数以亿计,受害者众多。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受害者在讲述自己的悲剧。愤怒、自责、恐惧、戒备、抑郁……被“爱人”算计,巨额的钱财损失之余,他们的人生也就此改写。
“爱情”
贵州的叶子是个离异妈妈。
“外面的爸爸都是别人的爸爸,我要去哪里找我的爸爸?”离婚后,前夫离开当地,常年没有联系,女儿很渴望父爱。叶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她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
那个男人就是在这时出现的。
今年4月底,一个男人在某知名婚恋网站上联系叶子,自称是她的老乡。他的个人主页里全是花草和小动物,给叶子留下很有爱心的印象。
男人细心体贴,也很浪漫。听到叶子提了一句朋友买的牛肉干很好吃,没过几天他便寄来几大包。“520”那天,他还订了99朵玫瑰花送到叶子的单位。
最重要的是,男人和女儿很投缘。他几乎每天给女儿打电话讲故事,临近放学时贴心提醒她去接。“你就觉得他对孩子比你还要上心。”叶子渐渐敞开了心扉,仿佛灰暗的生活突然有了光,把自己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短短一个星期,叶子就坠入了爱河。
同一时间,离贵州2000公里之遥的北京,30岁的影子也遇到了“爱情”。那时她刚结束一段8年的恋爱,感情的创伤让她工作时心不在焉,频频出错。下班回家,父母的数落让她恨不得贴着墙走。
她将心中的苦闷发泄在交友软件,一个陌生男人看到后开始与她互动。影子觉得“互相吐吐槽挺好”,但知心暖男励志的创业故事、贴心的问候,以及不时的暧昧言语让她的内心泛起了涟漪。
她们并不知道,此刻自己正一步步陷入被布好的圈套。屏幕里帅气上进的男人只是穿上了光鲜衣裳,屏幕外的他们其实是磨刀霍霍的“屠夫”。幸福甜蜜的恋爱过程,也不过是他们口中的“养猪”。
噩梦
刀飞速磨好。
暖男很快与影子确认了恋爱关系,每天喊她“宝贝”,并说要放弃广东的公司到北京和她一起奋斗、买房。这打动了影子,她与前男友分手就是因为房子的事情没谈拢。
买房需要钱。暖男说自己在玩一个基金,利润高,两人可以一起“钱生钱”。经过几天的软磨硬泡,影子以为这是买彩票,决定试试。
暖男引导她下载了一个博彩APP,一步步教她注册,充钱。投了500元赚了200元后,他提出想要合伙投资,两人各出25万。影子犹豫了,她是工薪阶层,只有10万元存款,也从未贷过款。
暖男被拒绝后很生气,“你这是不信任我”“我都打算把车卖了凑钱”。影子缴械了,她在平台充值了20万,暖男则充了27万。
正当账户里的资金不断增长时,一位自称是暖男好友的人联系影子,称暖男出了车祸,并“好意”提醒她尽快将平台账户里的钱提出来。
影子焦急又担心,准备把“买彩票”赚到的钱取出来给暖男付医药费。但账户显示异常,客服称需充2倍的本金才能提现。
“我那会儿手头已经没有钱了,但又想补回那20万的窟窿。当时我想,所有赚的钱都可以不要,但我必须把手头的钱赶紧弄回来。”她又贷了33万元。充值后,她收到了要打53万流水才能解冻的通知。
眼睁睁看着最后的33万也全部输光后,影子再也联系不上这位暖男的朋友。
叶子的遭遇如出一辙,但更加致命。她不是没有怀疑过,但“男友”一再发誓称“如果有问题,他这辈子都‘不举’”。她贷款、向亲友借钱,直到180万元全部输光。此后,体贴的男友也消失了。
曾经所谓的爱情,如洪水般卷走一切,留给她们的只有悔恨和愤怒。
除了被爱情砸晕的单身族,也有想赚钱的年轻人。一位女生出国留学前到北京做体检,想兼职赚些外快,但骗子把家里给她的60万元留学费用全部骗光。
不满18岁的九儿刚从鬼门关回来。她认识不久的朋友吹嘘能带她赚钱,结果把她从家里拿出的近26万元全部骗光。想不开,也不敢和家人说,九儿割了腕,幸亏被奶奶及时发现送医。
“现在每天都做噩梦,最怕钱回不来,什么都没了。”九儿说。
没人知道这样的受害者有多少。根据南都周刊今年5月的报道,参与统计的共有876人,投入“杀猪盘”的资金达到两亿元。数字在增长。流传在各个维权群的一张表格显示,截至8月21日,参与统计的共有1357人,总金额约3.6亿元。
“还有很多不进群的,怕遇到熟人。”某一线城市受害者群的群主王静称,该群目前一共有109人,人均被骗金额30万元。她估计该地区的诈骗金额有五千万元左右。
因被骗子举报,吉总的维权群被封禁了。该群之前有200多人,他保守估计全国受害者有上万人,博彩网站有上百万个。
“‘杀猪盘’的确是当前最火的诈骗手法,没有之一!”@平安北京发布多条微博警示。
反思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近20名受害者中,只有一名男性——北漂十余年的阿松。
阿松是同性恋,2018年10月在某“同志”软件遇到了一个叫李程威的男人。在网恋的二十多天里,他们有很多次见面的机会,但对方总能找到理由让约会泡汤。阿松怀疑过,但最终选择了相信了“爱人”。
最后,他被带入了“赚外快”的陷阱。而在他犹豫时,对方也软硬兼施,“赚钱的事情要把握住,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有勇气的人。”甚至一次次帮他垫付晋级会员的费用。
直到从阿松身上榨不出更多的“油水”,对方果断弃他而去。而那些垫付的钱,无一例外都是虚拟的数字。
“其实当时我知道是赌博。”回顾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阿松自我反省说,“就是财迷心窍了。”
对于被骗的原因,还有人觉得是“骗子手段太高明”。
晓晨在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工作,不久前她在豆瓣上遇到了一位很“专业”的网友。从王小波到潜水再到韩国电影《寄生虫》,他们聊得很投机。“他英语讲得比我还流利。”
当这位知识渊博的网友提出要带她做投资时,她没有怀疑,不料被骗走二十多万元。“很少有人能从我这骗走什么,工作上我也很少吃亏。”复盘整个过程,晓晨觉得对方步步为营,她甚至怀疑,自己的个人资料和资产情况遭泄露并被对方研究透了。
另一位同样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女受害者也称,在首次接触博彩网站时,她还跟对方吐槽过网站设计得不够专业。
更多的受害者认为,因为有感情在里面。他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最终在“爱情”面前脱下了铠甲。
一位月薪几万的高级程序员栽倒在一个“小女生”的温柔陷阱里,对方天天写日记并发给他看。被骗158万后,面对媒体采访时他还说,“万一是真的呢?!”
“我们这帮人就是傻,说白了就是傻!”阿松说。
挣扎
被骗82万元后,阿松夜不能寐。头痛欲裂时,他一次次用头撞墙。此后,他暴瘦15斤住进了医院。但催款电话一直在响,他最终把在老家的房子给卖了。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湖北受害者丹丹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谈恋爱。但骗子触碰到了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得知被骗后她崩溃了,下班回到家她跪在地上扇自己耳光。半夜想起此事睡不着,又扇自己。
“知道被骗后,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我欠下了根本还不清的欠款,还有那些曾经你拼尽全力相信的东西被毁得粉碎,你无能为力,还要被周遭的人讥讽嘲笑。”叶子无奈卖了房子,但仍有一百四十万要还。
生活的出路不知在何处,但他们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把骗子抓住。
目前对于“杀猪盘”,各地警方认定不统一,根据这些受害者所述,有的地方认定为诈骗,有的地方认定为赌博,即使是同地区的不同派出所也不同。
山东的小华被骗了31.8万元。她拨打110,却被告知这是赌博。忐忑几天后,还是走进了派出所。
影子5月份报了案。警方告诉她这是专门针对“大龄恨嫁剩女”的骗局,但骗子在国外无法抓获。
不少人加入了受害者维权群,大家一起吐槽诉苦,大骂骗子,一边互相鼓励,也分享求助维权的方法。
更多的时候,群里一片安静。甚至群成员也互相怀疑。
希望
“全套都是假的。”
受害者们一致认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部分警方也发声称,杀猪盘背后有一条完整的犯罪产业链条。
吉总调查发现,有非法婚托公司通过买卖或盗号获取公民信息,开发所谓的“婚恋交友系统”。而系统仅以几万元的价格售出,成为杀猪盘诈骗团伙的“猪圈”。有猪进圈诈骗团伙就开始“挑猪”,同时在地下交易市场以极低的价格买入域名作为“博彩网站”或开发非法APP。
诈骗团伙得手后往往会“砸盘”——以低至几元的价格将诈骗网站卖出,经过市场的“清洗”,过去的犯罪证据支离破碎,警方的调查往往会到此终结。
据新华社报道,专业人士介绍称经营非法APP“成本低、收益高、回本快”,早已形成产业链条,实现批量生产。一款赌博APP的软件开发价格为3万~4万元,源代码可以在网上购买,非常方便。而所有赌博软件的后台数据均可自由修改。
吉总介绍,诈骗团伙从地下渠道收来身份证,再用这些证件去办理假银行卡。开始“杀猪”后,受害者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假的银行账户,警方追查的线索往往会再次中断。
另一个难题来自于嫌疑人的境外定位。公开报道显示,不少“杀猪盘”聚集在东南亚地区,他们团伙作案,分工明确,经过专业培训,其中不少人也是受害者——被“高薪”的诱饵骗至国外。
由警方指导的公众号“终结诈骗”披露,在一次警方内部交流会上,多名专家对藏匿在东南亚搞诈骗及配套服务的人数进行评估,有的说10万人,有的说20万人,但综合多方面信息看,至少有30万人。
根据公开信息,今年5月,深圳警方侦破一起中缅边境“杀猪盘”类电信诈骗专案,在诈骗窝点内抓获正在作案的123名犯罪嫌疑人。
重庆警方破获一起“杀猪盘”式特大系列网络诈骗案,于今年6月在福建、四川、重庆等五省市同步收网,成功抓获以刘某为首的诈骗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41名。
9月4日,湖北仙桃警方抓获“杀猪盘”诈骗团伙成员谢某伟等4人。
“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看着骗子的朋友圈封面签名,影子越发生气,“他是风一样地走了,给我留下一个噩梦!”破案的消息不断传来,影子也在等待自己噩梦醒来的那一天。
来源 | 中国新闻周刊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