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防前线到最大经济特区, 从边陲荒岛到国际旅游岛,从最大自贸试验区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70年来,海南因开放而立,因改革而兴。
进入新时代,海南朝着“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目标扬帆远航,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落后封闭走向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6月25日,海南洋浦港,一艘载有7万多吨液化天然气(LNG)的巨轮向着日本开航,这是日本首次从中国进口LNG。
海口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海南外贸进出口额599.7亿元,同比增长37.4%。2018年海南进出口总额较建省前增长了42.6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国防前线,海南封闭落后。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从此站上中国开放最前沿。
建省至2018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3.1倍和253.3倍。
如今,海南成为中国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建省之初,洋浦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外商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永久落户海南,博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外交小镇”。
“中国的海南、亚洲的博鳌、世界的三亚”,成为今天海南影响力的重要标识。
去年4月,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海南全面扩大开放之路按上“快进键”。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落地、国际友城数量增加至61个、洋浦港加速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枢纽港……
众多国际投资者到这里寻找商机。仅今年以来,新加坡淡马锡丰树集团、中远海运(香港)有限公司、美国索斯福投资公司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投资海南。
“我有机会见证了海南的发展,这里的‘国际范’越来越浓。”在海口生活了6年的外籍企业高管因娜·沙洛娃说。
海南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备受关注。海南省发改委主任符宣朝表示,海南和国家有关部委正按照中央要求,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步伐。
从改革“试验田”到自贸区创新高地
近日,一场投资合作大会在海南举行。来自世界500强、行业龙头等国内外上千家企业到海南多个产业园区寻求商机。此前,海南改革重点园区管理体制,推动园区建设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变。
“项目进园区、园区说了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局长顾刚说,新的改革提升了现代园区的服务效率。
用改革赋能经济建设,是海南作为经济特区的应有之义。从“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先上车后买票”的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到 “一脚油门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费改革,海南在全国率先进行系列改革,改革“试验田”标签全国熟知。
近年来,海南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全省“多规合一”、极简审批等系列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截至目前,海南分四批次累计发布32个制度创新案例,连续两年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行动计划,带动市场主体快速增加。
去年10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公布后,“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十多个先导性项目先后实施,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上线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南升级版加速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出岛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
从“一房独大”到高质量发展
为各类网游、直播等文化娱乐企业提供统一积分兑换服务,并为用户代缴个税。作为海南生态软件园中国游戏数码港的一家明星企业,“椰云网络”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如今每月纳税超100万元。而中国游戏数码港上半年实现产值25亿元,税收2.5亿元。
海南经济一度严重依赖于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动能不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南自去年开始实施全域限购,同时加大对互联网、医疗健康、会展、热带高效农业等12个产业的发展扶持力度。
“上半年12个重点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7.1%,现代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七成,海南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发展潜力不断显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符宣朝说。
在国际滨海旅游胜地三亚市,旅游与文体等产业融合,培育了众多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
“海棠湾的酒店经常一房难求。”三亚市海棠区区长孙耿说,陆续在海棠湾举办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三亚国际音乐节、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等大型活动,释放了强大的消费动力。如第二届三亚国际音乐节,就拉动消费近10亿元。
目前,海南正积极谋划建设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城,从陆、海、空三大领域全面谋划海南未来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壮大。
海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说,从房地产独大到多极支撑,从城乡分割到全岛一盘棋,从经济建设到“五位一体”建设,海南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美好新海南建设未来可期。
来源 | 新华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