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韬远
近年来,不少地方推出的“网红”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而在顺德,文创设计则为当地传统美食打开了一条新路。
记者近日走访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佛山顺德发现,当地的不少传统美食正主动往文创发展,通过与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打开年轻人的市场,让传统美食焕发出新的生机。
旧月饼盒还能变身首饰盒
中秋越来越近,各种月饼早已上市。在顺德工作的王先生给老家的父母寄去了一盒月饼,今年他没有选择过去常买的大牌月饼,而是挑选了顺德一家本土的传统饼店的月饼。之所以选择这款月饼,王先生说是因为颜值高。实际上,这款“高颜值”的月饼并没有奢华繁杂的包装,而是造型独特的首饰盒月饼。
记者在店里看到了这款首饰盒月饼,与大多数月饼盒不同,这款月饼盒是三层的首饰盒造型,上面还有岭南镬耳屋顶、顺德白兰花等顺德本土元素。食用完礼饼之后,盒子可作收纳储存之用。
严韵键正是这款创意月饼盒的主要设计者。作为顺德传统饼店喜万年第四代传人,从海外留学归来之后,她便接手家里的制饼手艺。
“传统礼饼一直以来颇受街坊们喜爱。老一辈的人结婚之时,也常常要来订一订礼饼。”严韵键对记者说,不过,这些鲜艳、喜庆的礼饼却不是年轻人的“菜”,在严韵键看来,过去的包装在年轻人看来确实有些“土气”。
如何能够让这些传统的老味道能够更加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让年轻人也能主动接触这些顺德礼饼呢?严韵键便尝试用文创、设计的方式,对这些老味道进行一些改造,让这些老味道有了新活力。
形象改一改,效果大不同。这些充满创意感的新式月饼盒,让更多年轻人主动去尝试这些传统美食,也突破了传统礼饼因包装和设计的不足而无法走出本区域的缺陷。实践证明,中秋前后,这些独具个性的月饼设计也颇受当地年轻人的欢迎,一些外地消费者还通过网购平台购买这些特色的月饼。
美食文创为老字号闯出新路
实际上,不仅仅是月饼,在顺德不少传统的美食,开始通过文创元素,让传统美食更显潮流打开全新的市场,走上了充满创意的设计之路。
周惠贞一家四代制作牛乳,也是当地一家知名的“老字号”。金榜牛乳曾是风靡顺德的老牌美食,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销售有着不小的困难,如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店家还在勉力支撑。
牛乳的处境可谓是如今不少“老字号”生存状态的一大写照。如何将老字号的价值和新时代新时尚融合。成为不少顺德美食从业者考虑的问题。
2010年,周惠贞接手家里的牛乳生意。接手之后,阿贞很快对于传统牛乳经营的困难有了切身的感受:“刚开始我想让牛乳产品上架市场上的杂货店,结果根本没有人理我们。”为拓销路,周惠贞同样选择了的与文创结合起来。产品除了加入别出心裁的创意设计之外,还融入各种顺德本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让消费者不光能吃到顺德味道,还能看到顺德文化。
在顺德选择走这种模式的就传统美食店铺不在少数。今年,欢姐伦教糕、顺德红米酒便尝试和顺德本土的知名传统文化IP摆七巧、关帝出游等联手推出趣味定制版,将当地的自梳女、关帝像以动漫化的方式和传统美食结合起来。
建议:
系统性挖掘本土文化
开发有“内涵”的产品
佛山市顺德区非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是顺德区首个文创领域民非企业,关注和推广顺德文创产业多年。该中心理事长王维介绍,目前在顺德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的从业者,都在积极探索将美食与文创结合起来,推动特色美食发展。而随着各地对文旅产业发展的越发重视,地方的特色手信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一些文创特色的传统美食,也成为了本土美食产业再提升的一个突破口。
不过,在王维看来,目前,美食文创还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目前,顺德很多美食文创还只是对外包装的一些改造,并未能将顺德丰富的本土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挖掘,开发出一些更有内涵的美食文创产品。”王维介绍,比如说顺德丰富的龙舟文化、就可以开发一些龙舟造型的牛乳饼、礼饼等,更能够收获外地游客的芳心。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杨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