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鄢敏 张璐瑶
2000年,申承林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南下广东顺德,成为启智学校的一名特殊教育老师,这一教就是19年。
成为特教老师,是一场“意外”。申承林告诉记者,他原本想学新闻做一名记者,阴差阳错踏进了特殊教育的大门,便再也没有离开这一行。“社会需要特教老师,特殊教育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特殊教育。”
终身学粤语,只为跟这群特殊孩子沟通
2000年,申承林来到顺德启智学校。朴实的父母叮嘱他:“要用心对那些特殊的孩子。”
第一堂课,他就被难倒了。
他是青海人,讲普通话;学生基本是本地人,讲粤语。他说话,孩子们没有任何反应。“学生的智力比较低,学东西慢,用广东话沟通好一些。”申承林说。于是,他找同事学广东话,每天备两份课,一份是上课内容,一份是语言。一个月以后,他可以熟练地用粤语说1234了。直到现在,他看电视看到粤语节目还会停下来学,粤语成了他终身学习的语言。
过了语言关,还有更大的难题。刚来启智学校,他就接手了一个重度智障班级,任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十四五岁的学生,智力水平如婴儿,行动也较缓慢。最简单的认数字,一周七八节数学课,教了半年,学生才勉强能跟着读。单从1到10这10个数字,他就教了很久。课间操时间,学生们在广场上到处跑,老师怎么喊他们也听不懂。“每带学生做一次操,就像跑了5000米。”申承林笑道。
一年过去,他花费了大量精力,学生似乎并没什么变化,他开始怀疑当初的决定。
研发100多万字课程,填补智障教育空白
2002年,课程改革来了,这给了他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特殊教育是一个小众的门类,来粤工作后,申承林发现,国家只有中、重度智障教育训练纲要,没有教材。“我们走出去,向内地和港、澳、台的特殊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借鉴了一些课程资料,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仍无法完全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他说。
2002年初,顺德启智学校开始校本课程研发,申承林参与了整个课程的建设,经过近18年努力,研发出了一套适用于中重度智障儿童的100多万字的校本课程,填补了智障教育领域的研究空白,并在广东、湖南、四川、海南多地的殊教育学校实验、推广。
2007年,申承林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16年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期间,他还研读心理学并获得硕士学位。2013年,他回到母校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特殊学校第一位攻读博士的教师。“做特教老师需要爱心,但光有爱心是不行的,还要有专业的积累。”申承林说。
作为启智学校的校长,他每天也有忙不完的行政工作,仍争取每周能上五六节课。跟学生打交道,和老师们聊一聊,也是他教育的灵感来源。
“每年的毕业典礼最让我难忘,我也在想,学生走出校门,后面的路怎么走。”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在专业上探索更深、投入更多,让这些特殊孩子也可以进入社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劳动者。这条路要一辈子走下去。”
教师节心愿单:
今年是启智学校建校20周年,希望学校在未来能够走得更稳、更有质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踏上征程。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推动中国的特殊教育更加专业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