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前的航海秘术、椰雕、黎锦……海南还有这么多非遗项目
2019-09-09 11:58 澎湃新闻
千百年前的航海秘术、椰雕、黎锦……海南还有这么多非遗项目

提起海南,人们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迷人的海岛风光。但是除了自然景观,这片广袤的土地还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非遗项目种类丰富、传统技艺精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

体验千百年前的航海“秘术”

海南岛渔民的航海历史,远比卫星定位的历史长得多……可是,数百年前,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是什么让渔民们躲过暗礁,辨识洋流,识别方位呢?

史料记载,距今7000-3000年前,中国南方“骆越人”的一支跨海而来,成为海南岛的世居先民,后称黎族。那个年代,人们已经掌握了渡海技能。在海南琼海潭门和文昌清澜一带,渔民很早就开始到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进行捕捞作业。南海岛礁散布,被航海者视为险途。为了不断积累航海知识,尽量减少航行危险,一代代船长口口相传、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智慧的结晶,最晚到明代初年,逐渐形成了手抄形式的《南海航道更路经》(又称《更路簿》)。

“更”指航时,根据航速折算成航程,一般以顺风计,一“更”为十海里;“路”指航向,即航海罗盘所指示的指针方向。南海航道更路经是一代代的南海渔民把握海上航行线路的传统民间知识,更是认定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领海的有力证据,2011年该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王书保出海时使用的罗盘

今年60岁的王书保是南海航道更路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12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捕鱼技术,16岁便开始闯深海,28岁时就当上了轮机长。与其他人一样靠海而生的他,拥有一份与众不同的航海“秘本”。

王书保依然认为南海渔民代代传承、更新的《更路经》具有实用价值,“即使如今导航系统方便便捷,但我出海时仍然会借由《更路经》汲取经验。航海路线、岛礁气候、各处地貌……多年来,我一直用上面记载的线路进行导航,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

如今,王书保每年还会亲自带领年轻的船员和航海发烧友出海,在船上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罗盘和更路经定位,每次当渔船抵达目的地的那一刻学员们无不为这一精湛的航海技术所折服。

椰雕

椰雕——皇帝也“种草”的天然贡品

提到海南,大家一定都会想到一个个圆滚滚、清凉爽口的椰子,但在聪慧的海南居民眼里,椰子并不仅限于“吃”这个功用,还衍生出一种集使用与设计于一体的工艺品——椰雕。

椰雕常与贝壳或者金银作伴,工匠们利用椰壳的天然形态,将其与饰物嵌镶结合,按设计好的造型拼接成工艺品。史料有载,唐代已有椰雕。《琼州府志》载:“唐代李卫公征蛮时,常配一椰杯带于怀中。”椰雕因有鉴毒性能而流行于士大夫阶层,明、清两代,椰雕已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

明清两代时,海南的椰雕工艺已然成熟,成为了皇家贡品。清宫中饮用乳茶,用的便是进贡的椰壳碗。其外壁为椰壳,雕有松竹梅纹饰,内壁还嵌着银。如今,椰雕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椰雕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历代椰雕艺人使椰雕技艺日臻完美,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工艺品。

探访黎锦的十年保护成效

黄道婆是中国棉纺织业里程碑式的人物,元代纺织革新第一人,于清代的时候被称作“布祖”。她出身贫苦,因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与当地的黎族姐妹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熟练掌握了错纱、配色、综线这些黎族织布工艺。元代时期,她返回故乡(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黄道婆所发扬光大的织绣技艺,正是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而现代人对黎族传统产品中最熟知的,莫过于黎锦了。

黎锦

黎锦的制造工艺复杂,从压棉、纺线、染线到织锦都需手工操作黎锦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先民就懂得用棉花纤维制作衣服,西汉时期已有精美的“广幅布”被作为“岁贡”的珍品,海南岛也因黎锦成为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进入20世纪50年代,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掌握该项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技艺的存续状况不佳。黎锦在2006年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得到了黎锦,心灵手巧的黎族妇女会制作成筒裙,并在筒裙上镶嵌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等等,这样在行动或是跳舞时,黎锦筒裙便会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来源 | 澎湃新闻
责编 |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