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家民营企业“红馆”:讲述数代优秀共产党员故事
2019-09-02 22:04 羊城派
红馆所记叙的,正是昭信能一路走到今天的“法宝”——坚持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

文/羊城晚报 张闻

昭信红馆

走进昭信红馆,近千平方米的红馆内讲述着一个一个故事:从1964年基层党组织如何创业,到党委如何在企业关键节点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助推转型升级。在这个佛山首家民营企业“红馆”,“全国基层优秀党组织”的荣誉背后,述说的是数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

“我希望这个红馆将来有越来越多我们昭信党员的故事,这就是我们最好的‘不忘初心’教育方式。”昭信集团党委书记、也是企业的“掌舵人”梁凤仪坚定不移说道。

创业为藤厂发展找出路

上世纪60年代,南海平洲的精壮劳动力已被安排到国营、集体企业工作,余下的妇女、弱势人员也希望帮补家计。看到这种情况,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邓永、副书记邵钜麟等3人一商议,组织43名闲散妇女就业。“凑足了350元的开办费,合伙建起第一家作坊式加工企业平洲藤厂。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我们属于‘自救型’企业。”

在当时作坊式的藤厂里,大家租用猪舍、鸡舍作业,大家仅凭几张席、一个木箱、一把撬刀和把剪刀的简陋资产便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除了做藤编,职工还需要务农。而每次劳动,邓永等党支部领导班子总是亲自扛物资、拎工,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不少如今上了年纪的职工还记得,即使鼻血哗哗流,邓永也顾不上休息,继续带领大家劳动。在大家的努力下,职工们通过加工藤器产品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虽微薄,家庭生活却有了保证。

时光冉冉,南海藤厂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76年,藤厂的经营已不太景气,企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时任平洲圩镇大队书记的邵钜麟与共青团委员、藤厂厂长梁凤仪再次为藤厂发展找出路,经过调研,电子产品装配绕线和玩具加工成为企业转型的方向。为此,梁凤仪不厌其烦地跑轻工、工艺等外贸出口公司,终于外贸部门领导引荐了第一个香港客户——香港森美玩具有限公司,南海藤厂成为南海第一家“三来一补”玩具加工企业。

此外,在梁凤仪奔走的同时,南海藤厂的另一个转型方向也在推进。党组织多次组织职工学习绕线技术,南海藤厂也开创了电器加工业务,开启了昭信平洲电子的发展雏形。

1988年,面对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的现状,昭信再次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突围。最终,公司与日本TDK签约了第一笔试生产合作业务,昭信平洲电子也正式拉开了与世界龙头企业TDK的合作序幕。

转型:走上自营产品发展之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转制成为时代的新要求。1994年中旬,处于顺境发展的昭信员工面对转制,并不理解,甚至感到一丝恐慌。“当时昭信旗下已有12家企业,每家都是从零到有,从小到大,共风雨、同命运地走过来。职工面临‘买大’(赚钱和亏损的企业联合转制)还是买小(单个企业转制)的抉择,共识难以达成。”为此,时任党总支部副书记梁风仪为首,潘铭坚、陈浩、万小承等多名同志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在实际工作中,梁凤仪和潘铭坚分工合作,把优劣势向员工作深入阐述,让员工知情、知政,让员工在高度透明的状态下作出选择。

1996年,广东昭信正式实施整体转制,成为南海首家成功实行整体转制的乡镇企业。整体转制后的昭信集团公司保存了发展的实力,正式走上了自营产品发展之路,从而打拼出昭信“五小虎”,为昭信产品品牌发展之路奠定了根基。

昭信红馆展示的智慧灯网部分产品

在昭信集团发展的关键时刻引领改革、指明方向,党组织的领导贯穿着整个昭信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2005年,党总支书记梁凤仪从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传达的中央精神领会到科学发展观。昭信党总支委和董事会多次论证和研讨达成共识:以退为进,退出玩具加工、电镀等代工领域,并以华丽灯饰为切入点,进入环保节能灯的转型,稳定电子产业。由于战略实施及时,昭信平稳地渡过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风暴。2014年,我国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昭信在党委和董事会的支持下,借助LED路灯的开发和制造优势,以路灯灯杆为载体,自主研发集智能照明、视频监控、环境监测、WIFI热点、流媒体、充电桩、紧急求助等功能的智慧灯网产品,先后推出了第一代“中国风”、第二代“雷神”、第三代“智跃”智慧灯网产品。2017年,昭信的智慧灯网产品率先竖立在“一带一路”国家,充分体现出昭信共产党人冲锋在前的先锋引领作用。

凝聚:设党员爱心基金进行帮扶

今年7月,昭信红馆正式开业。作为佛山市首个民营企业主题党建馆,1000多平方米的馆内展出了5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党组织带领企业发展的50多个故事浮出水面。

“近年来,昭信集团党组织在走访过程中,充分了解到职工的许多现实困难,在企业责任边界和员工现实困难这对关系协调中,昭信党委组织充分发挥特殊‘纽带’作用。”让梁凤仪印象深刻的是,多年以来,党委班子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定期到员工最密集的员工餐厅、宿舍生活区,开展集体“摆摊”接访服务,10年来已接待咨询活动超60场,接待近4000人次,为员工解决切实困难事约190件。在帮扶过程中,集团党组织发现,部分职工家庭生活困难,但作为企业又不方便直接对员工家属进行补贴。为此,昭信党委便通过设立党员爱心基金,对职工及其家庭进行帮扶,至今已为超百名困难员工及其他有需要的组织,提供18.28万元资助。

从当初的南海藤厂到如今的世界名企,昭信集团已走过近60载风风雨雨。红馆所记叙的,正是昭信能一路走到今天的“法宝”——坚持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如今,无论是自主创新领域以党员为首成立的“创先争优分队”,还是在服务职工方面的“志愿服务队”,党组织依然在昭信集团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昭信红馆专门为党员设置了一棵“党员树”,将不断涌现的优秀党员事迹挂在“党员树”上,“这些身边党员的故事,就是昭信人进行‘不忘初心’教育的最好素材”,梁凤仪自豪说道,红色文化孕育了昭信,更支撑着昭信的发展,“这就是‘昭信红馆’的名字由来。”

来源|羊城晚报
责编|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