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你的行囊里,
背着怎样的青春?
金秋九月,又到了高校新生入学的日子。而随着新一代00后大学生走入校园,入学“三大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最新数据显示, 电子书、按摩仪和平衡车,代替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成为了大一新生的开学行囊里的“新三样”。
你进入大学时,带的“三大件”是啥?
01
大学生入学行囊变迁史
据最新数据显示,除了手机、电脑和平板之外,2019年大学生的开学行囊里又增添了“新三样”:
电子书、按摩仪、平衡车。
从生活必需品到时尚消费品,新中国成立70年间,大学生入学装备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着时代的变迁。
“三大件”:几代大学生迥然不同的入学记忆
上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经济水平不高,大学生入学行囊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衣服、被褥、饭碗”或“脸盆、暖壶、搪瓷缸”,都是常见的开学“三大件”。
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大学生的入学配置也有了新变化。对于追赶“时髦”的年轻人来说,钢笔、手表、收音机成为新的“三大件”,一些不常见的小电器备受追捧。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1998年入学的谢先生说:“传呼机从数字显示到汉字显示,只要有新花样,父母就尽量给孩子装备。”
近两年,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开始集中踏入大学校门,他们当中一些家境富裕的群体追求的“三大件”,已超越基本生活需要,转为市场消费潮流的风向标。
时代不断变化,对大学生活期许各不相同
纵观70年入学装备的演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少,个性化用品越来越多。1964年考入清华大学的王健华记得,进入校园看到很多人拿着网兜,里面装着脸盆、毛巾。
而如果打开2019级大学生的行囊,则会发现各种可能:公仔、画具、吊床、无人机、投影机、护肤品……
——行李越来越小,装备越来越贵。1985年,杨萍坐火车上大学,从内蒙古到北京再转至西安,一共花了36个小时。仅行李箱大概就有三四十斤,还不包括托运的被褥。
而对于不少2019年入学的新生来说,“空手到”和“开学寄”已成为开学季的打开方式。而要配齐手机、电脑、平板的“老三样”和电子书、按摩仪和平衡车的“新三样”,上万元的花销稀松平常。
管窥行囊:经济腾飞 社会变迁
从大学生的行囊中,可以透视经济腾飞、社会转型的诸多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很低,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2018年就达到2822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近60倍。
李德坚说,当时为了省钱,他每月会有4天不吃菜,“省下来的一块二很管用,可以买笔记本”。“那时5块钱攥在手里,能熬一个礼拜,买个西红柿、鸡蛋都得琢磨半天,不敢买”。王健华回忆,“现在可不一样了,谁还会巴巴地数着发工资的日子呢?”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严飞说,从大学生入学“三大件”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发展的显著变化,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家长对于教育投资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回报的进一步期待。
7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1952年,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1977年,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名应考者走入考场,录取率为4.8%。2018年,中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48.1%。2019年预计毛入学率将超过50%,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02
开学军训季 “晒黑预警图”来啦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第一个关就是军训。一提到军训,就绕不开一个永恒的话题—晒黑。
今后三天,北方大部晴空万里,阳光居多,紫外线非常强。而南方还是多雨为主,相比较北方,晒黑的几率会低一些。
在“晒黑预警地图”上,小人的脸色越暗,代表晒黑的程度越高。
在西南地区的东部、江南东部等地,基本上没有晒黑的压力,加下有些地方下雨,可能还会被淋得“白白嫩嫩”。
但是,在北方多地,随着紫外线强度的升级,依次会被晒到“白里透红”“时尚古铜”“包拯在世”直到“六亲不认”。
被晒得比较惨的是西北地区东部、东北西部 、华北黄淮等地,对应地区省会级大城市有银川、呼和浩特、沈阳、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心疼在以上区域军训的新生们。
防晒产品一定要备足,最好选择SPF50和PA+++及以上的防晒产品,并且记得每2-3小时补涂一下。尤其是耳后、耳朵、脖子、小臂这些容易忽略的部位。晒后修复也很重要,午休或者晚上休息的时候,可以用冰水敷一下,然后涂上凝胶、凝露镇定一下。
今年,防晒霜、按摩仪、泡脚盆等养生装备也成为00后新生们应对军训的新宠。不仅装备要齐全,表现也要配套,千万不要让教官注意到你,否则他会让你晒成整个操场上最黑的人。
而最容易被教官点名的三类人,第一类是特别优秀的人;第二类是调皮捣蛋的人;第三类是能逼“疯”教官的人。你属于哪一种?
03
大学食堂的面,真香
高校里,有一个令新生期待的地方——食堂,而这也是一个可以创造神奇、打破你对食物认知的地方,无数次凭实力“喜提热搜”,在占领中国第九大菜系C位这条路上,各大高校可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隔空battle~
比如说:玉米炒葡萄、冰镇麻辣烫…除了这些热(黑)门(暗)新(料)品(理),面食可以说是学生们最常点的餐食之一,兰州牛肉面、武汉热干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上海葱油拌面等等,一周七天吃不重样。
前段时间
央视财经主播孟湛东
走进高校食堂和宿舍
为大家探探路↓↓
04
无论走多远 总有人在关心着你
儿行千里母担忧。开学了,所有的妈妈们都会觉得,只要孩子一离开她们的视线,就会吃不饱穿不暖。
打开妈妈收拾的行李箱,行李箱如同土特产仓库。棉衣秋裤,内衣袜子…...连没有塞满的小缝隙,都见缝插针地塞入小包装的火腿肠、巧克力。
一开学,各大高校就变成了热闹非凡的农产品交流大会。但即使家长不在身边,孩子们也依然会照顾得好自己。虽然在家一个个都是甩手掌柜,但是一开学,勤劳的小蜜蜂们就上线了。前几天,有学生在宿舍自己动手吃火锅,还惊动了消防员。
除了吃火锅
还有哪些宿舍用电安全事项
需要注意↓↓↓
9月再次来临时
新生欢腾着迈入大学校园
而很多人已经告别校园
而那些或哭或笑
或兴奋或遗憾的学生时代
又闪着光扑腾进了回忆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那一天你的行囊里,
背着怎样的青春?
来源 | 央视财经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