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风险知多少?牢住“结、昏、证、书”四字诀!
2019-09-02 17:59 羊城派 原创
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器械,如果使用不当也蕴藏风险

文/羊城派记者 陈泽云

婴儿出生时睡的保育箱、矫正牙齿的牙套、手术时用的手术刀,腿脚不便之人坐的轮椅……医疗器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在人们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里,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规避医疗器械的风险至关重要。

日前,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二十九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座活动”邀请了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李伟松作题为《医疗器械的这些风险您知道吗?》的专题讲座,聚焦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问题。

广东药监局供图

日常医疗器械使用不恰当藏风险

李伟松指出,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日常医疗器械,可以测量我们身体参数,做健康管理非常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小小的仪器里也蕴藏着风险。

例如在做血糖测试时,要求我们对手指进行适当的消毒,并且要等手指上的酒精挥发完才可以测试,否则酒精进入血液,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

而使用电子体温计或红外体温枪测体温时,如果测试的部位不对,也会导致结果不准确,红外体温枪更是容易受测试距离的影响。

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得出错误测量数据而贻误了就诊时机,风险很大。“使用电子仪器使用时要注意规避两个风险:一是当‘小医生’,自己拿着测量结果加减药;二是不按说明书操作,容易被测量结果误导。” 李伟松表示。

美容矫治类产品也藏有风险

美容矫治类产品中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就是玻尿酸,玻尿酸是一种透明、可吸收的填充物,管理上在我国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玻尿酸有什么使用风险?李伟松表示,一是会产生丁达尔现象。在一些皮肤比较薄的地方如果注射了过量玻尿酸,在光线的照射下会显出淡淡的蓝色;

二是可能导致隆起和结节;三是如果操作不当,会引起血管栓塞,甚至几分钟、几秒钟之内失明;四是会导致过敏反应,个别人对玻尿酸产生过敏反应,会红肿发炎。

另一种美容矫治类产品——光子嫩肤,这类产品也并非适合所有人,比如心脏病、高血压、对光敏感的人、妊娠期妇女、刚刚接受过强光照射等人群就不适合这个项目。

康复类医疗器械有讲究

此外,使用呼吸机、助听器、轮椅等康复类的医疗器械也各有讲究。

譬如使用依赖型呼吸机一般必须在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呼吸机的设置是非常专业的,如果通气量不足,往往会造成昏迷。呼吸机一般带有氧气。氧气是高助燃气体,如果稍不慎,就会有爆炸或火灾的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红外理疗仪、电刺激器、护眼仪在内的保健康复类产品,目前这类产品多数还是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切勿相信夸大宣传、过度使用。

同时,这类理疗仪器也是有禁忌症的,例如心脏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患者、佩戴有心脏起伏器的患者、妊娠期的妇女等应谨慎使用。

“结”“昏”“证”“书”要记牢

针对普通民众使用医疗器械的思想误区和不规范的使用方法,李伟松总结了“结、昏、证、书”四字要点:

  • 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

  • 切勿昏头昏脑自己当小医生,根据自己检测的结果加减药量,也不要听信夸大的、不实的宣传;

  • 购买医疗器械需要查看两证以保证产品的正规性:一是医疗器械销售的经营许可证,二是产品注册证;

  • 使用产品前应查看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标准使用医疗器械。

李伟松提醒公众,医疗器械风险来源于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多个环节,而目前大家基本上离不开医疗器械,使用环节上的风险也是公众接触最多的,所以医疗器械使用风险与广大公众息息相关。

特别是用于支持、维持生命的器械(包括植入类医疗器械),由于本身及使用方式的特殊性,对人体潜在危害的风险来源更加不确定,有来源于产品本身的原因,也有来源于患者个体差异的原因。

因此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确认必须严之又严,需要加强上市前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上市后产品的质量抽查力度。

李伟松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手术机器人、3D器官打印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一方面给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另一方面人们对医疗器械种类、安全性、功能性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患者日常用械及临床用械需求,将推动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快速发展。

李伟松建议,应加快创新产品的开发和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监管,促进产品质量在安全性、有效性、功能性等方面的整体提升,为公众的安全用械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