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城市发展始终
2019-08-30 18:01 长城网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不仅体现在拒绝“千城一面”,更体现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8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的事。他多次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对城市未来发展而言,城市规划是蓝图,水平高低直接体现了城市发展水平。

综观一些城市的发展历程,一届政府一个规划、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等乱象并不鲜见。究其根源,缺少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规划缺乏延续性是主因。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以规划先行引领城市科学发展,确保工作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必须以实出发,落在实处。

广阳谷是北京市建成的第一片城市森林,与天安门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为居住其中的居民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极为重要。

要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群众的价值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愈发被摆在了重要位置。这其中,交通、住房、医疗、环境、基础设施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是需要着力的地方。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这一理念应当贯穿始终。

治理前(图左)后(图右)的兰铁泵站。(拼版图片)中国甘肃网记者 任磊 摄

而如何才能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离不开“绣花功夫”的担当和体现。

无论是宏观上的制度供给,还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就是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城市的宜居感也正是于这样的细微之处见真章。

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为民服务的城市管理才会不失温度。

此外,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地方文化、记录着岁月的变迁,是城市的个性所在,也是群众的乡愁寄托。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应当是城市建设者关注的重点。

借鉴历史,“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的现象之所以饱受诟病,无不是因为只顾眼前的一些经济利益,无形中让群众失去了对生活的地方“文化记忆”的延续。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不仅体现在拒绝“千城一面”,更体现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

城市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核心应当是“人”。规划更科学、管理更精细、服务更细致,以人为本,宜业宜居,让生活更美好。(芦静)

来源 | 长城网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