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江浦街道的尽头,双凤山脚下,是被柿子树包围的上罗村。
在这里,想要吃早餐,需要骑摩托去一公里外的村委会门口。周末能去一趟村口的“广百”,就值得孩子们期待一周。
燥热的夏日午后,孩子一边打闹,一边走进路边老旧的祖屋。而祖屋深处传来的,是叮叮咚咚的钢琴声。
或许没人能想到,这里居然藏了一间“钢琴教室”。
“抖”来的钢琴
10平米的瓦房,两架吹散燥热的风扇,七双在琴键上跃动的小手,一个下午不停歇的哼唱和旋律……这就是“全宇宙第一间瓦房钢琴教室”——上罗村爱心琴室的日常。
这间瓦房过去几十年来唯一的用武之地,是被村民们借来养鸡。
“办钢琴课其实是一个意外。”上罗村村干部邱国健坦言。
今年暑假,邱国健在抖音分享了村里30多个小孩子学书法的视频,一位美籍华人看到视频后主动联系邱国健,表示要捐助一台钢琴给孩子们。
这可愁坏了邱国健。一台“天价钢琴”,没地方放,日常没人维护,坏了没人会修,最重要的是,没法满足全村孩子的教育使用。邱国健硬着头皮和好心人“协商”:能不能把这台10万块的钢琴换成几台电子钢琴?
就这样,15台电子钢琴“从天而降”,钢琴班的选址工作也被提上日程。仅仅5天时间,“全宇宙第一间瓦房钢琴教室”诞生了。
“我跟来上课的小孩子开玩笑说,你们可以在全宇宙第一间瓦房钢琴室里面上课。小孩子听了特别高兴,但他们不知道大城市的琴房是什么样的。”
村里“财会专干”变“网红”
2013年,23岁的邱国健回到家乡上罗村,成了村里的“财会专干”。也是这一年,邱国健成为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学的一名新生。
学成归来的邱国健明白,埋头种地改变不了上罗村贫困的现实,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才意味着上罗村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上罗村有3780多人,80%的村民以农业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孩子到了暑假就只能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上山摘果、下河游泳,十三四岁的小孩已经会偷开家里的摩托车。
“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拉帮结派打架了。”邱国健刚吃完晚饭,就忙着给孩子劝架,“挺害怕的”。
双凤书院暑期公益教学活动,正是邱国健等7人尝试着帮孩子们做出改变的第一步。
双凤书室原本是村里爱好书法的人用来练字的一方矮屋。邱国健把这里变成了“课堂”,退休教师和爱好书法的村民成为“书法先生”,免费提供笔墨纸砚,教孩子们挥毫泼墨。来学书法的孩子越来越多,场地越拓越大,隐隐有了古时“私塾”的样子,干脆改名为“双凤书院”。
邱国健没忘记把孩子们练字的情景分享到“抖音”上。去年国庆,邱国健偶然发现有朋友在玩抖音,于是跟风下载了一个,谁曾想就这样成了拥有上万粉丝的“网红”。
也因此让村子里有了15台钢琴,双凤书院暑期公益教学活动从书法培训,变成了“上午书法,下午钢琴”。每天下午两点到六点,35名孩子可以在这里学习钢琴。
“接下来就是英语班。”邱国健的眼光放得很长远,“孩子们学会英语,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上罗村,都会非常有用。”
“救急”的钢琴老师
4年前考上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的邱裕涵,是上罗村为数不多的“音乐人”。暑假回家的她刚好赶上双凤书院钢琴班开课,在看到招义教老师的信息后,她没有犹豫,“救急”顶起了“瓦房钢琴老师”。
每天下午,她就在瓦房里教孩子们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钢琴弹奏。
对孩子们来说,一堂钢琴课不过短短40分钟;对邱裕涵来说,却意味着她需要在这里连续上5堂课4个小时。匆匆改建的钢琴教室没有空调,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却不减。
前一批孩子刚上完课,屁股还没从琴凳上挪下来,下一批在窗外围观许久的孩子早已经迫不及待挤了进来。
邱裕涵只能匆匆喝一口水,继续上课。她把提前打印好的谱子分给新来的孩子们:“今天老师教你们一首新曲子,大家拿到谱子先跟我练习一遍……”
邱裕涵明白,要是没有这个机会,孩子们或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碰钢琴。“把自己在外面学到的东西,教给村子里的人,看孩子们从最开始连1234567都不会唱,到心中拥有旋律,挺好的。”
“哆二三四,来二三四,哆来哆来哆来……”晚上九点半,嘉颖依然坐在自己矮矮的学习桌前,一遍遍“无实物”地练习着白天学到的新谱子。她的弟弟一边疑惑地围观,一边有样学样地用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
在跟着邱老师学钢琴之前,“音乐”对嘉颖而言,不过是一首首儿歌,远没有电视、玩具和小人书吸引人。
虽然在瓦房钢琴室里,她学到的也不过是最简单的乐谱,但全新的旋律,以及亲手弹奏出音乐的体验,都让嘉颖仿佛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我想一直学钢琴,以后想当一名音乐老师。”嘉颖说。
“悬崖边的一朵花”
因为工作的原因,8月15日,邱裕涵就得离开上罗村了。这也意味着,瓦房钢琴教室里的孩子们没有钢琴老师了。
邱国健远房的表弟范昌荣,学过钢琴。以音乐为生的他,也只能偶尔在工作之余,驱车两个多小时过来陪孩子练练钢琴。爱心琴室响起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不知道能在孩子心中流淌多久。
邱国健说,“这个瓦房钢琴课堂,就像是悬崖边开起的一朵花,越是不可能,越是珍贵。”他想在孩子们还不懂得世界样貌的年纪里,尽量满足他们的梦想,再难也要坚持。(李琳 见习记者 魏立杰 实习生 陆天舒)
来源 | 南方都市报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