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年内将打造4条文化遗产游径
2019-08-27 14:09 羊城派 原创
黄埔古港名列其中,三年内共打造9条游径

文、图/羊城派记者 吴珊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年内将打造4条文化遗产游径,三年内共打造9条游径。

依据《方案》,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游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和“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2021年年底前,建成“近代商埠开放文化遗产游径”“近代西学东渐文化遗产游径”“海防史迹文化遗产游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径(美食、民俗)”“历史文化街区游径”等重点线路。 

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线下踩线活动,通过广州、江门、中山、珠海等地走访,集中展示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魅力。

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访“开平碉楼” 

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粤港澳大湾区,给人们留下无数的遗产。在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上就有多处珍贵资源,比如开平的碉楼、台山的浮月村洋楼、广州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等。其中,保存最完好、最具观赏性的当属开平的碉楼群。 
从广州驱车约两个小时,就可以来到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这也是当地一处4A级景区。2007年“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最大的特点在于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汇集了国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等随处可见。 
走访中,记者巧遇了珠海来的一家人,他们表示,此行目的正是“带孩子来学习”。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平表示,研学是这类游径产品可重点打造的方向之一。还有专家称,随着研学热的兴起,文化遗产游径颠覆了过去在固定场所参观游览的形态,可形成“流动的博物馆”。 
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访“岐澳古道” 
南粤古驿道,是自秦至清末以来,广东省内官府或民间自发修建的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道路,如今这些驿道已不再承担交通运输功能,却担任着传承岭南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

近年来,广东省累计发掘诸如西京古道、岐澳古道、樟林古港和台山海口埠等古驿道总长近500公里,修复了近300公里。 
此次踩线,记者一行特地前往了岐澳古道探寻。在深山密林中,一条由花岗岩石砖铺设的古道出现在世人眼前,拼成一条隐蔽在山间的古驿道。风化的石板,坑坑洼洼裸露的表面,展示着数百年来岐澳古道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承担着重要的交通使命。

据记载,岐澳古道全长约70公里,曾经是古代从石岐经五桂山、三乡、珠海到澳门的一条官道,也是商贩和民间百姓来往来于香山和澳门之间进行物资交流的主要商道,沿线分布着孙中山故居、詹园、黄氏宗祠等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点。 
据当地村民介绍,岐澳古道是去年国庆节前夕对市民重新开放,吸引了健身爱好者、历史寻踪者、自然旅游者蜂拥而至,停车位甚至一位难求。 

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访“翠亨村”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与孙中山相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6处。其中,不容错过的当属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市南朗镇的翠亨村。这里有5A级景区孙中山故居、翠亨宾馆和中山纪念中学等。2007年6月,翠亨村还被评选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文化遗产游径备受关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孙中山故居游客接待量达35566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7%。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筑保护中心副主任曹勇表示,通过有效串联价值突出、保存较好的孙中山史迹点形成孙中山文化遗产游憩通道,并联通沿线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景观,深入挖掘史迹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带动深度体验的旅游活动,让游客通过史迹点感知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同时让游客深入了解史迹点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游径——访“黄埔古港”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里程碑式事件。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游径”上,黄埔古港具有重要地位。
黄埔古港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自宋代以后,黄埔古港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欧洲的“哥德堡号”曾经在这里停泊。

记者走访看到,黄埔古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纪念展示区、古港公园区、栈道餐饮区及村头广场区。其中纪念展示区由黄埔税馆、永靖营(兵营)、买办馆、夷务所和展示街组成。依古港而建的黄埔古村中保留了大量遗迹和文物,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世代繁盛。在文物专家眼中,黄埔古港俨然是一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活的博物馆。 

同在海珠区的小洲村,是一个拥有浓浓文化气息的岭南乡村。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无门票,可看可游”是小洲村的一大特点。走进小洲村,就像走进了一座民俗博物馆。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五六百年前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 

据了解,广东省内目前共有超过2.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用游径的方式串联粤港澳文化遗产,把文化遗产以不同的主题串联和激活,必将让它们重新焕发生命,彰显更大的文化价值。”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表示。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吴珊

责编 | 严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