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路 就是幸福》
广东绿道特别报道
肇 庆 篇
借得西湖水一圜
更移阳朔七堆山
肇庆
这一座山水之城
自然造化之功
仿若出自
一位拔山移海的汉子之手
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岭南名城
自秦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这一座城
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之中
面积约占1/3
森林覆盖率达70.6%
成为大湾区主要生态屏障
肇庆省立绿道
包括1号绿道和6号绿道
皆以北回归线上的森林为特色
沿鼎湖山、星湖串联起
山水景区及人文历史古迹
星湖绿道位于
广东绿道1号线
沿绿道绕星湖骑行一圈
美景尽收眼底
肇庆绿道之美
美在山水之间
还美在生活,美在发展
邀你一同走近肇庆绿道
2011年底
全长19.1公里的环星湖绿道全线贯通
与七星岩风景区的规划
和珠三角绿道网的设置
形成自行车与人行相结合的
城区慢行系统
星湖绿道的最大特色
在于其栈道系统
栈道临湖而建
滨水型亲水步行道、自行车道
和观景平台为主要形式
这里的绿道
像一条绿带项链
将4个湖面、4个公园与3个广场
串联起来
在此处
或步行或骑行
你都可以欣赏沿途美景
体验城市慢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独有的环湖景观
与自然天衣无缝结合
如一幅水墨山水
横亘天地
这正是星湖绿道的魅力所在
这里曾是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
你是否还记得
被孙悟空收服的黄狮精和九头狮精
七星岩中的出米洞就是
这两妖的洞府取景地
若问人文荟萃
抬头看看便知
在七星岩摩崖石刻群中
年代最久远的要数唐代李邕的手笔
宋代周敦颐、明代俞大猷、
清代屈大均等人
都曾在此留下自己的绝代诗句
题刻于山崖之上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山、湖、城、江浑然一体
遽然间
你不知身在何处
只觉迷醉于一片
青山绿水之中
游肇庆绿道
最大的惊喜
莫过于各县绿道彼此互通
移情换景
处处是别样的精彩
市区绿道
如偾张的血脉
将绿色生态源源输出
鼎湖山位于肇庆市东北部
总面积达到11.33平方公里
被誉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鼎湖的绿道
环绕在山脚
是洗肺品氧的绝佳所在
负离子含量极为丰富
借着晨光
你能轻易勾勒出
原始森林与城市的边界
端州的绿道
如一条玉带
系在北岭山腰上
串联多个学院
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路”
随风传颂端砚的千年传奇
广宁的绿道
沿着绥江曲折回环
有一种绿,在这里
叫——“竹海”
封开的绿道
流连于此
如同踏进时光的隧道
据称这是岭南与中原地区
最早的交通枢纽
杏花镇广信河畔上的
大斑石
壁立千仞,一石成山
不愧被人称作“天下第一石”
你还想走走?
可到大旺高新区绿道
一览工业与人文融合之美
亦可到四会田园绿道
感受脱出人间烟火的禅意
……
肇庆绿道之美
先是美在山水
重在顺势而为
血脉通畅
肢体健旺
绿道发展的要义
最终是助力整个城市的
绿色生态发展
据报道,近年来
肇庆大力拓展蓝绿空间
新建森林公园65个
湿地公园8个
新增城区公园42个
构建起“10分钟绿色生活圈”
全市8个县(市、区)实现
“一场一馆一池”全覆盖
人均体育场地2.3平方米
全省领先
绿道的建设
还牵动了一批城中村的
升级改造步伐
曾经街巷狭窄、管线杂乱的
邋遢角落焕然一新
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改善的
公交设施、绿化空间和卫生环境
新旧动能持续转换
绿色生态持续优化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在肇庆
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
生态农业、健康养生等
产业欣欣向荣
这里正吸引着大湾区和
大西南地区的
科技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
在前行的道路上
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绿色肇庆,绿富同兴
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亮色与底色
山水美景与城市楼宇交相辉映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
城在水边,水绕城行
到肇庆的绿道走走吧
你必不会失望
请为肇庆绿道
点一朵小花吧
出品人 | 刘海陵 林海利
策划 | 孙璇 孙朝方
统筹 | 郑华如 鲁钇山 周乐瑞
导演 | 何奔
监制 | 陶奕燃
主持人 | 郑紫薇 姜雪媛
摄像 | 潘亮 杨奇 何奔
后期 | 杨奇 郑紫薇 潘亮
航拍 | 何奔 梁喻 陈秋明
节目logo、海报设计 | 麦宇恒
文本 | 钟传芳 洪梓昂(实习生),部分内容来自公开报道
编辑 | 大方
校对 | 姜雪媛
审核 | 夏杨
签发 | 孙朝方
按以下步骤
把羊晚君设为“星标”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