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之子钱逊先生逝世,享年85岁
2019-08-22 19:10 羊城派综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先生,于8月22日凌晨病逝,享年85岁

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先生,于8月22日凌晨病逝,享年85岁。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发讣告称,将于8月26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

逝者/钱逊 (1933年—2019)

籍贯江苏无锡。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清华园里读经典、清华百年树人文化促进基金项目秘书处、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总顾问,中华传统文化的虔诚守护者。

钱逊于1952年—1953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1953-1981年先后在清华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组、哲学教研组任教。1982年后转攻中国思想史。

其作品包括:《论语浅解》、《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国传统道德》(全书副主编,《理论卷》主编)、《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平天下--论语的处世智慧》及论文若干篇。

“国学精髓在做人之道”

2017年,钱逊曾接受媒体采访谈“国学精髓在做人之道”。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钱逊认为,儒学的精华在于做人之道。向来关注年轻人道德修养的钱逊教授,推荐《论语》为国学入门的经典。这是因为,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而儒学的基本精神涵盖在《论语》之中。通过学习国学,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生命是大于物质生命、个人与群体价值统一”的思想,得到民族精神的洗礼,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

致力于《论语》研究的君子

钱逊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苏州度过的。在苏州的时候,钱逊接受了革命思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9年,16岁的钱逊高中毕业,他拒绝了父亲去香港学习的邀请,考入清华,北上求学,父子一别就是31年。

自从考进清华园,钱逊一辈子就没有出来,先做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不可否认,钱逊对《论语》的喜爱和研究,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父亲的影响。

钱穆在上世纪60年代著有《论语新解》,钱逊则把自己对《论语》的研究写成《论语浅解》一书,并不断修订完善。通过自己的精心研究,钱逊认为《论语》是教人修身做人的书。他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论语》的思想核心。”在他看来,修身不只为自己,还要使别人也能够得到安乐,更进一步还要使百姓都能过得好。

在钱逊眼中,《论语》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不但影响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还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他认为,提高中国人的精神,需要做的有很多,但毫无疑问的是,离不开国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提倡重读经典、重读《论语》。

钱逊引用程子谈读《论语》,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他认为读《论语》要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学了要用,要改变自己”。我们今天也应以这样的态度和标准来读《论语》。

他把对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放在了“学”上,不仅号召别人学,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他说,一般人常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话来激励自己苦读,而《论语》却开篇就说学的喜悦和乐趣。苦乐之间,反映着不同的为学态度。他说,也许到今天才可以说,我开始懂得了《论语》的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理解比父亲钱穆有新阐发

钱逊在《论语》一些篇章的理解上,相比钱穆还是有一些新的阐发。

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钱穆认为非真情流露、有目的的巧言令色不是真正的仁,“务求巧言令色以悦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故曰‘鲜矣仁’。”钱逊则认为,“孔子这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说明什么是仁。孔子反对花言巧语,说的多做的少,主张言行一致。”两人虽都认同“巧言令色,鲜矣仁”,但钱逊却将之拓开,联系到孔子的言行一致思想,是对钱穆理解的延伸和发展。

来源 | 羊城派综合中国青年报、环球人物、南方都市报等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