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区中最长!白云将在37条河涌建179.4公里碧道
2019-08-21 10:56 广州白云发布
2022年底前广州要建成1033公里碧道,全市11个区均有涉及

碧水清流

充满诗情画意

这样的碧道将越来越多!

▲白云湖

据广州市河长办最新消息,《广州市碧道建设方案》经会议审议通过,向各区各相关部门正式印发。

其中首次披露了广州计划建设的上千公里碧道“全名单”,2022年底前广州要建成1033公里碧道,全市11个区均有涉及。其中白云区规模最大,河涌(渠)共37条,建设碧道长度179.4公里。

明确任务:2022年底前广州市建成1033公里

按照“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全面建成”的目标,广州将建设碧道1000公里以上,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江河安澜的行洪通道、诗情画意的休闲绿道、浓郁乡愁的文化驿道和生态活力的滨水经济带。

《方案》中明确了各区的建设任务:2022年底前全市完成1033公里碧道的建设。

其中

越秀区27.3公里、

海珠区63.8公里、

荔湾区65.3公里、

天河区55.3公里、

白云区179.4公里、

黄埔区78.7公里、

花都区117.9公里、

番禺区96.7公里、

南沙区72.6公里、

从化区155.3公里、

增城区121.3公里。

从各区的建设规模来看,白云区位列全市第一,共涉及15个镇街、河涌(渠)37条,建设碧道长度179.4公里。

广州碧道建设名单(白云区)

白云区已率先启动沙坑涌大源支流段碧道试点建设,严格落实河涌沿岸慢行道及栈道、河涌挡土墙修复、打造居民休闲文化广场等。

目前已完成河涌整治长度3.4公里,配套设置了两座文化广场,初步打造出一套集河道防洪、群众休闲娱乐、人文熏陶渲染为一体的亲水平台体系。

空间布局:一条主脉、两条支线、三大片区

《方案》同时明确了广州碧道建设的布局:以河湖水系为载体,形成“一条主脉、两条支线、三大片区、多个节点”的空间总体布局,构建“三纵三横”骨干网,形成点、线、面空间布局。

一条主脉:以珠江为主脉,打造西航道、前、后航道、黄埔航道、虎门水道生态脉络,构建广州碧道主廊道。

两条支线:以流溪河、增江两大支线,支撑广州生态格局。

三大片区:

【北部山水碧道区】

以流溪河、增江、白坭河为主,体现广州山水特色。充分发掘自然本底特色和历史文化,通过乡土叙事、岭南建筑修复、特色步径设计、本土动植物生境恢复等,打造体验生态野趣、回味乡愁记忆的最家乡碧道。

【现代都会碧道区】

依托中心城区的发展特色、风景名胜、人文景观,成为广州都市特色新名片。助力“珠江黄金水岸”建设,整合珠江沿岸的文化、景观、产业、游憩资源,以城央碧道打造最都市的先锋水岸。

▲白云湖

【南部水乡碧道区】

依托番禺、南沙等网河区,主要体现广州农家田园水乡和滨海特色,展现新区魅力。开展古村、古镇、古港的水系治理,重塑岭南水乡文化,以广府碧道打造最人文的广府水乡;建设随潮汐水涨水落、蓝绿交织的河网碧道,恢复城市水系“弹性”,打造最生态的感潮河网。

多个节点:

充分挖掘广州本土文化,串联重要生态、景观节点:

  • 珠江主脉串联荔湾湖、东山湖、南海神庙、莲花山、南沙湿地公园等,营造特有的南粤自然人文风光;

  • 流溪河支线串联流溪河森林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塔、白云湖等,展现广州特有的生态魅力;

  • 增江支线串联挂绿湖、增江画廊等,彰显广州秀美河山;

  • 白坭河支线串联塱头古村等古村落以及沿岸农田风光,展现广府村落的原生态乡土民俗和岭南建筑风貌,打造具有田园特色的休闲碧道。

三纵三横骨干网:

【三纵】

流溪河、白坭河、珠江西航道(一纵),增江、东江北干流(二纵),莲花山、狮子洋、虎门水道(三纵)。

【三横】

珠江前航道(一横),珠江后航道、沥滘水道、黄埔水道(二横),紫坭河-沙湾水道(三横)。

如何建设:全面提升水质 滨水慢行系统连续贯通

碧道建设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水污染治理,坚持保好水与治差水并重、治污减排和生态扩容并重,流域综合整治与控制单元治理并重。

通过实施网格化治污攻坚、城中村改造、治理村级工业园和排污口等工作,大力整治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全力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提升河湖水质。

同时碧道规划设计建设中推行“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等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山塘洼地、非供水水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空间,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沙坑涌

滨水空间建设方面,通过滨水区域改造,建设多样化的滨河慢行系统、水岸公园、体育公园和湿地节点。同时打造一批清水河塘、生态河塘、景观河塘、可游河塘;推进村镇道路、堤岸、庭院绿化美化和公共绿地建设;结合本土优势建设绿色果园、菜园、花园、养殖场、农耕培训基地等生态农业基地;按照乡村旅游工作部署,建设合规的乡村餐饮、住宿、观光设施。

此外,碧道还要有游憩和配套设施建设。消除慢行系统阻断点、公共活动盲区和安全风险点。实现滨水慢行系统连续贯通,安全便捷。

因地制宜,合理设置观景台、驿站、公厕、停车场、露营地、集会场地、应急避难场地、科普宣传栏、指引牌等配套设施。

充分整合城市现有的各类公共交通服务资源和设施,优化公交路线和换乘点设置,实现快、慢交通工具无缝联接。减少机动车对慢行道使用者的干扰,有序推进堤顶路市政路改造工作,并纳入公共交通管理。

资金维护: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 禁止机动车进入碧道

《方案》中明确,碧道为社会公益性项目,碧道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建立分级奖励政策,对落实碧道建设指标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将碧道建设项目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对碧道建设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监督等作出具体安排,确保碧道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

同时开展碧道滨水价值研究,以滨水空间品质提升辅助三旧改造、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利用规划、用地、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资金投入,认建、认管碧道。

▲沙坑涌今昔变化巨大

维护管理方面,各区政府为碧道维护管理主体,将碧道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积极探索适合广州实际情况的碧道运营和维护的长效机制,加强碧道各项设施的管理,建设碧道维护巡查队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与维护,确保碧道正常使用。

交警部门按市政路或公路的要求对碧道进行交通管理,禁止机动车、电动车或货运三轮车等进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碧道的管理、运营、咨询、监督等工作。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5G通信、碧道APP等技术手段,提高碧道的管理维护水平,提升市民享用体验。

来源 | 广州白云发布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