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账本”里读懂中国 新书《账本里的中国》记录时代大变迁
2019-08-17 22:32 羊城派 原创
通过整理帐本故事,刻画时代变化,分析改革逻辑,主创团队把冰冷的数据变成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的文字

文/羊城派记者 吴大海、黄宙辉
实习生 程健聪 通讯员 孟肖

一个个记满柴米油盐的“小小”账本,记录了中国的时代大变迁。8月17日,2019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的第二天,现场发布了一本特别的新书——《账本里的中国》。

该书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德友编著,以微观视角刻录出新中国70年人民生活的变迁、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

“柴米油盐”变成一本大书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空结点上,总得做点什么。”许德友在新书发布会现场写书的初衷,他在经济学领域工作多年,一直想写些东西记录这个时代。

思来想去,这个有记账习惯的大教授发现,自己那一个个记账本十分适合作为切入时代的视角:“写满平日收支的账本清晰地记录了过去和现在的收入数量、收入来源、消费规模与消费构成。这能有效地反映出属于每个时代的记忆痕迹和社会水平,实际上是个研究富矿。”

新书《账本里的中国》在南国书香节发布 图/羊城派记者 陈亮、实习生 林佳萍

“能搜集到的帐本就是‘食材’,这一次我们是看菜下饭。”打定主意后,许德友及主创团队开始了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书中许多故事均来源于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及自己身上。通过整理帐本故事,刻画时代变化,分析改革逻辑,主创团队把冰冷的数据变成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的文字。

关注生活本身的人文气息

“2007年,买浴霸,298元;2008年,买液晶电视,12500元;2010年,买干衣机1698.3元;2013年,买除湿机,3015元……”当天,该书中一个账本的主人梁顺燕来到现场,分享了自己家的生活变迁。

梁顺燕是个60后老广,在广州成长生活、成家立业、买房育儿。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的她总是随手记账,“现在回头看,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咱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

许德友介绍,书中收录的账本涵盖了尽可能广的领域:地税分局副局长的账本反映了几十年收入支出的变迁;几代大学生们的账本承载了象牙塔的时代回忆;二孩母亲生娃、养娃、教娃的经历道出优生优育的喜与泪。“我们希望,尽可能详实地向读者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来自各个行业、各个时代的人们的故事。”

“本书是运用了经济学家的智慧来剖析中国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中的故事老的够老,新的够新,很有生活气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周峰点评,“三转一响”是老故事,新时代方兴未艾的网络生活也值得记录。

二孩妈妈生娃养娃的网购记录特别亲切:荷兰原装进口幼儿配方奶粉,4盒800元;香港海洋公园两大一小的家庭套票,745元;《14只老鼠》系列绘本,6册66.2元。“生娃养娃的读者看到这些数字一定感觉很亲切。不得不说,除了对时代变化思考的意义之外,此书更体现了关注微观,关注生活本身的人文气息。”

记录新中国70年变革发展

《账本里的中国》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广东省委宣传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选题。

该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账本故事串联成书,以小账本记录新中国70年大变革大发展,讲述新中国70年来的账本经济史:从柴米油盐的票据、元角分厘的计算;到衣食住行用、休闲玩乐的开支,再到工作收入、买房看病、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账本里各种大小事,以及背后的国家发展、改革逻辑、政策轨迹。

“我书中那些上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如今孩子也已经上大学了。”许德友说,数十年光阴对一个国家而言很短,但对个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

时代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不用,观点也会不同。“任何人都不能片面地以他所生活时代的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其他时代的人或事。我们所要做的,是记录这个时代。”(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