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茅奖”双料得主刘醒龙:写作像是种苗圃,付出总会有收获
2019-08-16 22:37 羊城派 原创
写作“更应该坚持自己的本心”

文、图/羊城派记者 黄翔宇 黄宙辉
通讯员 孟肖

8月16日,鲁迅文学奖及茅盾文学奖双料得主、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做客2019南国书香节,向读者朋友们分享其新作《刘醒龙文学回忆录》,现场讲述他的写作及人生经历。

“鲁奖”“茅奖”双料得主刘醒龙在南国书香节分享。 图/羊城派记者黄翔宇 黄宙辉

“我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没上过大学,也没有受过专业的科班训练。”刘醒龙在现场说出这句话时,还是让不少读者吃惊。刘醒龙说,写作就像是在种植苗圃,也许短时间内看不到变化,但是它一定会在默默地成长。写作是在自己的苗圃中进行创造,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都将会在收获的时节有所呈现。

“写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会受到不一样的待遇,每部作品或者说每种文体都有自身的重视阶段,可以跟随市场潮流,但是更应该坚持自己的本心。”刘醒龙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历时说到。

刘醒龙的新作《刘醒龙文学回忆录》,主要以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写作带来的影响,来讲述他多年从事文学写作的经历。刘醒龙认为,作家都是善于发现细节的,能从生活中感悟到知识和道理,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一名没有上过大学却获得了“鲁奖”和“茅奖”的原因——重视生活的感悟和细节。

当天,正值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李洱的《应物兄》5部长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对此,刘醒龙认为,有时候大家觉得这个人该获奖了,然而并没有。这其实说明这个作家或者说他的作品,已经达到了被认可的程度,但获奖与否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真的是读者们都觉得这位作家“该获奖了”,那么他真的可能离获奖不远了。刘醒龙形象地比喻说:“也许今年你种的苗圃没有卖出去,但是你还是继续努力修整培育它,那么明年说不定会卖出一个更高的价格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江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