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这既是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求进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今年上半年,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明显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寓意丰富,不仅意味着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也意味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经济发展日益依靠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时,消费的作用越大,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特别是消费驱动,越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随着人均国民总收入即将迈入1万美元大关,自然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虽然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显著,但与发达国家高达80%至90%的消费率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深挖消费潜力,将之转化成现实消费,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显得十分必要。
眼下,在消费领域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下沉市场,二是“夜经济”。所谓下沉市场,一般是指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市场。消费规模与增长潜力巨大、高质量供给相对欠缺、居民消费需求远未被满足,是这类市场的基本特征。作为我国人口基数最大、面积最大的市场之一,下沉市场可谓潜力巨大、商机无限。而“夜经济”,是将休闲与消费结合起来,包括了餐饮、购物、观影、旅游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活动,几乎涵盖了餐饮业、商业、影视业、交通运输业等所有第三产业。商务部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可见,无论是下沉市场,还是“夜经济”,都不仅孕育着巨大商机,也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强劲的活力和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消费需求正从实物消费转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从追求数量型消费转向追求高品质消费,从模仿式、排浪式消费转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无论是下沉市场,还是“夜经济”,虽然定位或许有些不同,但都是从百姓日常生活出发,满足不同层次的多元消费需求,也切合了当前消费趋势的变化,体现了细分消费市场和细分消费者。
以下沉市场所在的广大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为例,与大城市比起来,这些地区商业设施还不发达,商品种类不够丰富,服务消费相对滞后,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瞅准这一商机,电商龙头企业纷纷布局下沉市场,以网络零售催生下沉市场爆发。就“夜经济”而言,着眼于推动城市消费格局的变迁,近来不少城市出台了繁荣“夜经济”的政策措施。如《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推出十三项具体举措,意在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上海市颁布《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等统筹协调发展“夜经济”的专职职位。
以下沉市场或“夜经济”为切入点,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扩大消费并促进消费升级,除了着力需求侧,也需要在供给侧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带动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故而,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应注重发挥政府的有为作用,在工商管理、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卫生安全、公共交通等方面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便利感、安全感、满足感,为商家开拓更多市场、把握更多商机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各种业态充分的生长空间,通过高质量供给,不仅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进一步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促进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和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经济发展大势,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 | 央视网
题图 | 新华社资料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