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美国罔顾事实,乱贴标签
2019-08-09 10:24 央视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方的真实目的无非就是想利用汇率问题再次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实施经济霸凌

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汇率先后突破“7”的整数关口,这本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因素影响下的正常市场反应。

然而美国一些人却借机兴风作浪,8月6号,美国财政部就发布声明,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资料图/新华社

美国为何一再反复无常,出尔反尔,甚至荒唐地用“汇率操纵”来抹黑中国?国际社会对此又如何评价呢?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称,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说:“美国财政部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是完全错误的,这既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和国际社会的共识,甚至也不符合美国财政部自身制定的所谓汇率操纵的衡量标准,所以对此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美国财政部认定中国汇率操纵的做法完全与事实背离,根本站不住脚。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说:“美国财政部提到的不干预汇率贬值就是汇率操纵,严重违背了基本常识和专业精神,是一种政治操作对专业精神的亵渎。”

那么,什么是汇率操纵国?一国是不是操纵汇率是由美国单方面就能确定的吗?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所谓的汇率操纵国实际上是指一些国家人为地控制货币,让它贬值,或者是采取竞争性贬值的这种手段来谋求贸易出口的优势。当然美国是没有这个权力,但是它自认为有这个权力,而且一直以来就这么干的。”

从国际法来看,一国是否存在货币操纵问题,应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辖的事情,根本不是由美国单方说了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刚刚结束的对中国第四条款磋商中,重申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

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却频频把“汇率操纵国”作为施压工具用在各国身上,将美式标准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严重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

那么按照美国的标准,他们给中国扣的这顶帽子又是否站得住脚呢?按美国财政部目前的定义,操纵汇率需同时满足三个标准:

一是该经济体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二是经常账户顺差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三是持续单向干预外汇市场等等。这里面除了第一条,其余的两条中国都不符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实际上去年底,我们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只有0.4%,是远远低于2%这个标准。实际上中国在2017年以后,外汇储备基本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状态,央行已经退出了场外干预。因此美国根据这样一个标准来认定我们是“汇率操纵国”,我觉得完全是不顾客观事实的。”

此前,美国财政部连续向国会提交的五份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都未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今年5月底美国财政部的汇率政策报告就曾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央行对外汇的直接干预有限”。

那么短短两个月之后,美国不惜推翻自己刚刚得出的结论,罔顾事实也要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这一标签,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进一步体现了美国的善变、任性和蛮不讲理。5月份美国刚刚发布的外汇政策报告就认为中国不符合汇率操纵标准,现在说变就变,事实上是想以汇率操纵国之名,行加大对中国施压之实。”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如果被列入汇率操纵国,会有一系列相关惩罚措施,包括短期对输美商品征收临时性关税,同时也限制美国政府对你的输美商品和服务进行采购。这样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包括贸易都会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这也是美国政府单边通过汇率操纵国的认定,达到它自身的目的。”

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指责中国操纵汇率,无非是极限施压的新手段,是为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措施找借口。真实的情况是,中国不仅没有“操纵汇率”,恰恰相反,市场化一直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就是说,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其实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里面核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确定,过去是只参考对美元的价格变动,现在是既考虑对美元价格的变动,也考虑了一篮子的汇率的变动。

人民币兑美元的每日交易的波动是在中间价基础上,从汇改初期的3‰到后来的扩大到5‰、1%、到目前的2%。这么大的浮动区间,也充分反映我们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来越市场化。”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多次重申不会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说:“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都负责任地承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不仅没有贬值,而且还累计升值了40%左右,所以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占GDP的比重也由9.2%大幅度地下降到了现在的0.4%。”

几天前,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汇率先后突破“7”的整数关口,引发广泛关注。那么,人民币汇率为何会破“7”?这真的像美国所指的,是人为操纵的结果吗?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说:“进入8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这是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贸摩擦加剧所引发的市场波动,这是市场的力量推动和决定的,跟所谓的汇率操纵毫无关系。”

事实上,美国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共识,威胁对中国实施新一轮加税,挫伤市场对中美经贸摩擦缓和的良好预期,才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导火索。

受经贸摩擦加剧、全球经济减速、多国央行降息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人民币汇率也出现波动,这恰恰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反映,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随意“操纵”。

不过专家也表示,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只要中国经济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人民币汇率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市场对这件事的反应,今天已经平息下来了,大家很快恢复稳定、恢复理性,市场的信心在增强,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良好的,而且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可持续,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近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包括金融业的开放,以及深化改革的举措不断地落地、出台,实际上增强了市场的信心。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这种短期的波动,不应该理解为是一种中长期的趋势,没有进一步大幅度贬值的基础。”

美国乱贴“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做法在其国内也引发了多方批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指出,美国一些政客声称人民币贬值是汇率操纵,却无视美方此前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新关税对汇率的影响。此次汇率变化正是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体现。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6号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说,过去几年间,中国一直致力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并不是人为的,而是市场对美国政府威胁新加征关税做出的“完全自然”的反应。他还指出,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符合事实,此举损害美国政府信誉,可能给美国带来经济衰退风险。

前美国财政部副助理部长马克·索贝尔指出,目前中国经常账户趋于平衡,也未干预外汇市场,根据美国财政部汇率政策报告的标准,中国甚至都未达到“操纵汇率”的条件。

而针对美国的举动,国际社会也纷纷表示,这种说法毫无依据。

阿根廷经济专家马蒂亚斯·卡鲁加迪说:“如果我们看一看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货币的报告,就会发现人民币的价值是符合中国宏观经济基础的,也就是说人民币并不是通过人为操纵而达到特定的价值。”

美国一手挥舞关税大棒,造成全球多个国家汇率大幅波动,一手又乱扣“汇率操纵国”的帽子。这种颠倒黑白的做法,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它不仅给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增添了新的障碍,还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并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李钢说:“我把它比喻为‘飞去来器’的游戏,最终它会伤及这个发出‘飞去来器’的始作俑者,美方的这个做法最终将是损人害己。”

《俄罗斯报》网站评论称,美国将中国列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表明华盛顿再一次无视国际规则。

日本多家媒体7日刊发社论,纷纷批评美国的做法,认为此举将使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西班牙《国家报》的文章指出,美方此举将给当前增长放缓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大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说:“2018年以来,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已经多次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同时也引发了美国自身金融市场的动荡和美元指数的不稳定。

所以我们希望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是少做,也希望美方能够尊重客观事实,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地来解决中美经贸问题,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美方给中国乱贴“汇率操纵国”标签,不仅无视国际社会公认的结论,甚至对自己制订的所谓“操纵汇率”的量化标准也装聋作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方的真实目的无非就是想利用汇率问题再次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实施经济霸凌。这不仅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正途,更给全球经济制造了更大风险,损人害己,不得人心。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多次承诺不会用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而美国妄图打“汇率牌”给中国施压,也注定不会成功。

来源 | 央视网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