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云
七夕是个复杂的日子。在北方老家的时候,我从来只知道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完全不知道居然还是个节日,当然也就没听说过有任何的与节日相关的习俗和活动。
倒是几天之后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是个美食节,嫩羊肉出栏,新茄子上市,在这一天要尝新,故有“七月十二,羊肉茄儿”的说法。
闲言少叙,再说回七夕,来到广州之后,却发现七夕是个影响不小的节,曰“乞巧节”,是少女展示才艺的节日。作为传统的节日,女士的才艺自然不是当下的吹拉弹唱,而是女红,这是他们在过去年代安身立命之本。
可见,作为传统节日的七夕,似乎有关牛郎织女之间感情故事的色彩并不那么浓厚,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然而到了当下,关于七夕这个节日,牛郎织女成了绝对的主角,成为一个关于感情的节日,并被冠以“中国情人节”的噱头。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被商业制造出来的新节日,跟传统的七夕关系不大了。商业的确有非常巨大的能量,可以按照资本的意愿制造出各种节日。
如果说“中国情人节”还略有所本的话,“双十二”之类可以说是完全凭空制造出来的。在商业逻辑之中,节日的起源各有各的不同,但节日的目标总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节日催生消费的欲望,商家从节日的狂欢中,实现资本赢利的狂欢。
显而易见,利用情感刺激消费欲望,无疑是最为有效的。商家选择七夕,可以说是慧眼独具。
这样一个以消费为目的制造出来,却以感情为主题的节日,不可避免地让感情也充满了消费的意味,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把感情变成了一种消费品,乃至是快速消费品。
“中国情人节”这个名义,本身就充满了暧昧和欲望,而与爱情至少有银河那么宽的距离。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所谓“中国情人节”必须要利用牛郎织女的故事,但节日卖点中的那些暧昧、轻佻,却与牛郎织女原本的爱情故事格格不入。
从简单的消费理论来看,消费需求是可以制造出来的,但也无法凭空制造,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所谓的以刺激消费为目的的“中国情人节”之所以被制造成功,也存在着社会的基础,即诸多现代人对感情的认识。
比如说,对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一些人为了让这个故事符合自己的感情逻辑,对其重新进行了诠释,把牛郎织女“拉下水”就成了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自己不相信爱情了,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也必须不是爱情故事。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新编。比如牛郎“渣男论”,牛郎偷看女人洗澡,偷女人衣服,胁迫织女就范,听起来确实很渣。
但问题在于,牛郎织女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不在于故事的开端,而在于故事的结局:那就是对爱情千年不渝的坚守。实际上这也是爱情的真谛,爱情是怎么开始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长相厮守。
这个年代,获得一个异性的身体越来越容易,获得一份快餐式的感情越来越容易,甚至进入婚姻也越来越容易,容易到连结婚证也都电子化了。
然而越是如此,也就意味着真正爱情的稀缺。这是时代的症候,对此,人们大多数时候都无能为力。但在内心深处,至少还应该对爱情有那么一份憧憬。
在每一个七夕,在“中国情人节”式的狂欢之余,对牛郎织女永永相续的爱情故事,还是应该有那么一份敬意。(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