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2岁职场高管患淋巴癌数闯“鬼门关”
2019-08-07 15:47 羊城派
幸运!中山七院多科室接力让他基本康复如初

文、图/羊城派记者 王俊 通讯员 吴顺杰

42岁的熊先生是深圳一家公司的经理,平时工作很忙,常常加班到深夜,基本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身高170左右的他,体重达到了170斤。3年前,厄运临到熊先生,他被检查出“淋巴癌”。没有办法,他只能选择积极治疗,然而,两年多的治疗下来效果却不佳,他甚至开始思考“身后事”。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今年3月,熊先生到中山七院求医“最后一博”,经过多个科室联合救治,熊先生目前基本康复如初,他对生活又开始充满盼望和信心。 

熊先生和家人送去感谢锦旗

以为“腰背疼痛”小毛病却是大问题!

2016年8月,熊先生开始感觉工作后疲惫感比以往更加明显,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为了增强体质,他晚上开始在家里小跑,但一阵折腾后却感到左胸有点疼痛。“也许是太久没运动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天后,他就不再继续运动了,也没有太在意。

2016年11月,熊先生参加了公司例行健康体检,B超检查出脾脏内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体检中心建议他做进一步复查。由于自认为没有什么不适症状,熊先生并没有放在心上。过了10多天,他感觉右侧腰背疼痛,加班工作更加力不从心了。怀着些许担忧,他在妻子陪同下就近到医院看医生。CT提示,他的右侧第8肋骨有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明明只是腰背疼痛而已,一直以为是坐的时间久了腰肌劳损,怎么会骨质破坏?

他决定进一步复查磁共振(MRI)看看,然而MRI的结果让他更加害怕了。这一次不仅发现了脾脏肿块、肋骨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还发现了脾脏病灶累及胰尾,脾门淋巴结、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的淋巴结。

医生告诉熊先生,根据CT和MRI的表现,初步判断脾脏肿块和肋骨病灶是恶性病变,需要立即做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灶的性质。熊先生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肋骨穿刺活检的结果显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俗称“淋巴癌”。知道结果的熊先生顿时瘫坐在地上,久久说不出话来。

从2016年12月开始,熊先生在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规律的免疫化疗,期间淋巴癌复发,他还做了脾切除手术。然而,2019年2月结束4次化疗后复查PET-CT结果显示,脾脏术区病灶不但没有缩小,还侵犯了胃、胰、淋巴结等多个部位。2019年3月下旬,他开始呕血。经介入血管栓塞治疗虽有好转,但病情继续恶化。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却一次比一次不理想,情况一天比一天糟糕,熊先生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开始思考身后事。

 多科室“接力赛”治疗终于救他一命

 经人推荐,熊先生在2019年3月下旬住进了中山七院血液内科。入住中山七院血液内科的第4天,熊先生再次出现呕血,一次吐出了200mL的鲜血,并出现了头晕、出汗、血压下降的休克症状。经积极抢救后熊先生病情暂时稳定下来。

消化医学中心立刻为他做急诊胃镜,发现他胃内有巨大溃疡面,范围广,局部止血效果不佳。胃上就像布满了一个个活火山,随时可能再次喷发、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出血远不止200mL,他的胃上布满了肿瘤灶,整个胃壁都僵硬了,失去了弹性,大量出血都通过消化道排出了。”消化医学中心何裕隆教授说。熊先生淋巴瘤侵犯到了胃、胰以及周围淋巴结,如果单纯采用化疗手段,化疗越有效,肿瘤减少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个个的“洞”,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出血。为此,中山七院先后组织了3次多学科会诊,汇集了中山七院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就熊先生的病情、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讨论。、

先要手术切除病灶!4月16日,这是熊先生生命中重要的一天。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带领的手术团队为他进行了长达12个小时的“全胃切除术+结肠脾区+胰体尾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膈肌修补术”。手术过程惊险重重,但最终成功完成,这场“接力赛”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起跑动作。

之后是重症医学科、胸外科的接力治疗,熊先生最后到了血液内科,科室专家团队为他制定了RICE+Ibrutinib免疫化疗方案。化疗的结果如期所料,熊先生整体状态明显好转,腰背疼痛、气紧、食欲减退、虚弱乏力都有了明显改善。又经过2个疗程的巩固治疗,现在的熊先生基本康复如初,生活可以完全自理,吃饭、睡觉正常,还逐步开始了运动。他展现出疾病初愈的喜悦心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 实习生 李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