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简介
王冰,女,196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37年来在基层一线从事专用轴承设计和精密加工技术,是广东创新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中国轴承制造业的铿锵玫瑰。
不让须眉,矢志投身科技研创事业
1978年,王冰以高一学生身份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当工程师为“四化”出力是她最初的理想。
1982年大学毕业进入洛阳轴承研究所,主动穿上工作服钻进车间开机器,从开始的“偷窥”到缠着老师傅手把手教,从铁屑划伤手指委屈地掉泪,到自如把弄各种冰冷的机器,王冰用一年半时间练就了车磨铣刨钳娴熟的操作技能。获1992年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 步一等奖。
1990年,王冰随丈夫返乡来到中山市轴承总厂。带着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和在国家级研究所积累的技术经验,王冰从规范轴承制造工艺入手,引领企业轴承制造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主持“中小型密封低噪音电机轴承”技术攻关,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内径25-60毫米低噪音电机轴承制造技术难题,获199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强报国,成就高端轴承的“中国创造”
1999年企业转制,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面对员工的迷茫无助和旁观者的怀疑,王冰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及对国内外轴承动向的熟悉了解,带领技术人员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极大缩短开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提升产品精度,产品顺利进入欧美市场,首年订单超过200万美元,为企业赢来了希望,为轴承行业解决多品种、小批量轴承开发和生产管理老大难问题闯出了新路。
多年来,为应对美国对中国轴承反倾销诉讼调查等困境,王冰带领技术团队出国门、入现场,创新提出功能集成型专用轴承组合设计理念,历经数百次试验和改进提高,取得了包括结构设计、工艺方法、检测手段、试验设备等全方位技术突破。
全球首创多楔带轮式电梯专用轴承单元,突破有限位空间内轴承承载能力及运行可靠性技术难题,配套世界高端乘客电梯,单一产品销售额超过3亿元。
直升机操控系统可调心精密轴承单元、高档数控装备专用丝杠支撑轴承单元、全轮驱动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等4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突破精度限制,实现自主化生产,配套国内外高端装备主机,推动我国轴承制造由基础标准件大批量生产向客制化成组技术的跨越转变,为缓解我国高端装备专用轴承长期依赖进口并受价格、交期、 服务等多方制约局面作出了贡献。
代表性业绩成果有:
“功能化专用轴承单元组合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创新轴承与机械装备关键连接零件功能集成设计方法,获201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3年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
“电梯专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单元”,突破有限限位空间内轴承承载能力及运行可靠性技术难题,实现电梯曳引系统带轮传递作用与轴承减摩作用有机结合,获 2015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高档数控装备丝杠专用轴承单元研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突破精度限制,实现自主化生产,为我国高档数控装备提供核心部件配套,获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速载电梯曳引系统反绳轮轴承单元”,突破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及搭乘感受的关键技术难题,获2018年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王冰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再次把产品送上了蓝天。”在德国法兰克福的电视塔、迪拜国际机场,都能找到盈科轴承的身影。而最让她自豪的是,在国产直升机上,盈科轴承也是必不可少的零件。
示范引领,努力弘扬向上向善社会正能量
37年来,王冰像轴承一样承托责任,感召凝聚身边群众一起投身祖国建设伟大事业。
为传承精神、传授技艺,王冰领衔创建广东省和中山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组建广东省特种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开展省市科技项目和企业自主课题28项,研制国家标准12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36项。
自主培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5名,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11人(次),广东省南粤工匠、十大南粤女工匠和中山市十大工匠各1名,中国轴承协会技术委员会专业学部委员6名。
作为“中国梦、劳动美”南粤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王冰先后赴广州、惠州、汕头、佛山、阳江、韶关等城市作巡回报告,并在省市开展的劳模精神进企业进校园、先进事迹分享会、敬业主题座谈会和中山市人才节“人才之夜”文化沙龙活动中主动担当。
作为政协委员、中山市劳动模范协会会长和国家、行业科技专家,王冰积极为中山发展和行业进步建言献策,并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方面积极作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