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假工程”问题不只在工程本身
2019-07-24 14:44 羊城晚报
民生工程作假、烂尾,长期无人问津,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对政府公信的伤害不容小觑

文/范子军

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2日通过宣威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称,7月22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宣威市《饮水遭遇“假工程”》。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相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发布。(7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截图

十年前政府为解决吃水问题修建了饮水工程,大家却未从中喝到过一滴水,一直靠挑水过日子。国家投入资金修建的民生工程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怎能不让人心里堵得慌?

针对央视对饮水“假工程”的曝光,当地连夜发布通报调查核实,回应不可谓不及时、迅速,不难想象也很快会给出“说法”,工程实施、监理、验收……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哪些人该承担责任,无疑都得细细追查、一一厘清。

但有关方面不能止于追究工程本身的作假问题,还须进一步追问饮水“假工程”何以存在十年?

花了钱、建了饮水工程,群众压根没喝到水,不会不向相关部门反映,地方政府官员也不该发现不了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打脱贫攻坚战,按理说基层干部少不了进村入户摸排情况,何以要等到央视曝光,负面影响形成、扩大之后才引起重视?

是不是存在后续“假装不知情”“假重视”“假改进”的问题?到底是出于新官不理旧账的考虑,还是压根儿就没真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

之所以如此追问,未必是凭空想象、恶意揣度。前不久,央视曝光东北某地几百口扶贫灌溉井,20年没出过水从未派上用场,全都是让人痛心的废井、僵尸井。四年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曾予曝光,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分,可灌溉井的问题依然如故。

纵有诸多客观因素,都不能成为久拖不决的借口。宣威饮水“假工程”后续处理,会不会步前述灌溉“假工程”后尘,无疑还须拭目以待。

民生工程作假、烂尾,造成的巨大财力浪费令人痛心,背后的失职、渎职乃至腐败问题让人痛恨,但后续数年、十数年乃至更久长期无人问津,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对政府公信的伤害同样不容小觑。对此,有必要深度检视、深查细究、深入整改。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