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卡卡!百年前的电影男神是谁?是他!就是他——中国电影教育奠基人孙明经!7月21日,孙明经作品展就要和大家见面了!通过电影男神孙明经的电影影像,穿越到一百多年前与前人对话。
中国电影教育奠基人孙明经作品展
开幕式暨作品学术放映
时间:7月21日09:30-12: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2号报告厅
特邀嘉宾:邓启耀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复评评委
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了一部关于孙明经生平的精彩纪录片
孙明经专题纪录片放映
放映影片《世纪长镜头》
时间:7月21日14:00-17:00
地点: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 (广州图书馆负一层)
孙明经是谁?孙明经是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传奇的缔造者。作为第一批拿起摄像机记录中国的中国人,孙明经身上被贴上了许多标签。
但是,用现代的角度,孙明经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1911年,孙明经诞生于一个“影像家庭”中,父亲孙熹圣与母亲孙隋心慈是中国第一代学习照相术拍照片的人。受到父母的影响,孙明经自小便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年孙明经常常跑到金陵大学的礼堂里观看学校放映的校园电影,也是在那里,他立志要将一生投入到中国电影事业中。
孙明经是一个文理艺全科精通的大学霸。1927年,16岁的孙明经考入金陵大学化工系,修满了化工、电机和物理三个系的学分,是个十足理科大学霸。另外,孙明经还辅修了国文、音乐、戏剧等文科课程,是个书香气十足的文墨书生。然而,毕业后的孙明经留在金陵大学任教,成为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副主任兼摄制部掌门人。这可是当时中国最早的专业制作电影的部门。正所谓,“不懂文科的理科生,不是好导演!”
1933年,孙明经与吕锦瑷相识于金陵大学,两人很快坠入爱河。1937年,在日军炮火声的笼罩下,两人携手走入婚姻殿堂,相伴度过余生。孙明经与吕锦瑷都对电影有着远大的抱负,两人为中国电影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孙明经是个炫妻狂魔,他总是喜欢用镜头纪录下吕锦瑷最美的瞬间。他们一起走过玄武湖、中山陵、音乐台。孙明经拍摄的影像画面,是他们爱情的印记。孙明经生前最爱讲的一句话便是:“讲孙明经就不能不讲吕锦瑷。”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着日军入侵的威胁。各路志士想用文字激发民众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百姓大多数不怎么识字呀。于是,孙明经想了个办法,用电影开启民智,传播科学知识可好?
在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担任负责人期间,孙明经主持拍摄制作了了100多部教育电影及幻灯片, 在全国校园和电影院放映,包括《防空》《防毒》等作品,用最浅显的方式教民众如何在危急时刻自救。
孙明经是电影界的徐霞客
1937-1945年期间,孙明经拿着摄影机,走遍祖国大地,进行了四次行程万里的科学考察,拍摄了大量纪实摄影作品及电影,用影像与文字记录当地地理、资源、工业、生活等各方面状况。
在抗日战争时期,孙明经的万里考察摸清了中国的国情,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战争不能压垮勤劳的中国人民,他们坚韧不拔,手巧心敏,在日军的侵略与包围中顽强不屈,彰显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1938年3月,孙明经拍摄成都华西协和联合大学图书馆阅览厅
1937年7月,孙明经拍摄归绥中小学教师练习“抗日”皮肤操。
1937年7月,孙明经拍摄归绥毛织工厂学生实习纺织
1945年,经过八年磨难,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孙明经记录下战争中西迁的人们兴奋地返回故居的整个路程,记录下从战争中苏醒的祖国大地,制作成了一部影片《民主前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有声纪录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的时代,电影人才急缺,孙明经因为丰富的电影与教学知识,受邀为电影局电影放映训练班设计课程并任教开课。这次训练班可不简单,学员多达2200名,能hold住这么多人的课程,孙老师桃李满天下可真是名不虚传。
1952年,孙明经与夫人吕锦瑷带着金陵大学影音部师生和机器设备奔向了北平,加入中央电影学校,也就是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他们神仙眷侣,珠联璧合,一起创建了中央电影学校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电影人才。
1978年,孙明经为最后一届学生上课,当时教授的学生中便有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及著名导演张艺谋。
说了这么多,给你画个重点吧:7月21日,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电影教育奠基人孙明经的展览终于开幕啦,还有丰富的配套活动,放映多部“不一样”的纪录片,还不赶紧安排上!
来源 | 广州图书馆
责编 | 龙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