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立美
昨日报载,7月11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为规范App过度收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当天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业界专家共同制定了《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自律公约》,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等28家企业在现场签署了该份公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App已经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不可缺少的“国民应用”。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个人信息成为重要资源和新的财富高地,一些手机App为了留住用户和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过度获取、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这种现象日益严重。
比如,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18年11月28日发布的《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显示,100款App中,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存在涉嫌“越界”,即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就在前几日,工信部通报了10款手机App存在无隐私政策,20款手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手机App过度获取、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无疑直接增加了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特别是与民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更容易引发个人信息权益的侵犯。实际上近年来,信息泄露事件屡屡发生,App过度索要授权正是个人信息泄露的导火索之一。所以,为了保护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
在这个背景下,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签署《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自律公约》,应当说有助于强化行业自律,并能有效减少手机App过度获取、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等现象,这值得肯定。但是,切实保护网络用户合法权益,显然不能光是依靠企业自律、行业自律,关键还是要靠完善的法治和强有力的执法,将自律公约上升为法规条款。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