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黄瑶
视频/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6月28日上午,南方医科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校本部举行,4508名毕业生即将启航新征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国家教学名师丁彦青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罗深秋教授等也来到典礼现场,全场掌声雷动,问好声及欢呼声响彻礼堂。
“行谢师礼!”全体毕业生伸出右手放在胸前,深深鞠躬,向传道授业、辛勤育人的专家学者及老师们行谢师礼。“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4508名毕业生唱响校歌《爱在南方》。
典礼由南医大校党委书记陈敏生主持。他说:“一日南医人,一生南医情。从今以后,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否相识,南医大的大门永远为大家敞开。”
校长说:母校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谢谢你们!”面对即将临行的南医大毕业生,校长黎孟枫在致辞中首先表示感谢,并向毕业生提出四点希望——
“朝闻道,夕死可矣”,他首先勉励毕业生们要继续崇尚博学,终身追求学问真知。学中学、干中学,学而用、学而行,涵养学者大气,造就学者风采。
其次,希望你们始终心怀大爱,将爱的付出化为人生的收获。医学的真正本缘来自对生命的关怀和关爱,其本质是对人类苦痛的回应。作为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唯有心怀大爱,医学的技术价值才能在人的身上得以实现。
第三,希望你们不断追求精湛的技艺,练就过硬的本领。为医之源在乎爱,为医之道在乎德,而为医之基在乎术。要如同打磨玉石一般打磨自己的本领。
最后,希望你们逐步走向专深之路。他勉励同学们俯下身子,在自己的专业领地上深耕细作,不断深造,不断深入钻研,用尽专深之能。
“同学们,毕业的离歌响起,当拨穗礼结束,我们即将互道珍重,依依惜别。一瞬之间,学校变母校,同学变校友。离别终将要到来,然而,无论你们走得多远,我都殷切希望你们始终崇尚博学、心怀大爱、精雕技艺、追求专深,成为有学识、有情怀、有本领、有成就的南医校友……母校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这一次不说再见,我们后会有期!”校长的临别赠言让现场掌声雷动。
留学生赛加德:母亲因战乱去世,他选择来中国学习医术
毕业留学生代表、2019届普通外科学硕士研究生赛加德来自阿富汗。他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与南医大的故事——
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次我与妈妈去医院看病,总是能看到很多正在经历病痛的人排着长长的队,渴望得到救治,可是短缺的医疗资源没法覆盖到每一位患者。目睹这一切,我的心里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想法,希望自己以后能从事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工作,而这个神圣的工作就是医生。当后来看到战争给同胞带去伤痛时,我更加希望自己有办法缓解他们的痛苦。
感谢中国对阿富汗的援助,2008年我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中国读大学。在众多高校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方医科大学,事实证明这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2017年广交会期间,有位说波斯语的客商突发重病,送到我所在的医院。我的同事们由于语言不通,一直无法确诊。幸运的是,我从小学过波斯语,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去担任翻译,及时地帮助了这位患者得到救治。康复后,她专程来到科室感谢我们,对我们的医技和医德给予很高评价。我也因此成了一名小小的网红。
我在这里还收获了家的温暖,再次想起我妈妈前年在战乱中不幸逝世的往事,我的内心仍在流泪,我是不幸的,但又是特别幸运的,我收获了来自南医大家庭的关爱。老师、同学们给我的温暖拥抱和热情帮助,刻骨铭心、毕生难忘!
他说:“感谢中国政府和南方医科大学,你们培养了硕士研究生赛加德。感谢老师们,你们为后来者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已经离我而去,但他们的爱、关怀和支持是我一生的宝藏……我爱中国!我爱南方医科大学!”
毕业生林凡:临别时,和身边的小伙伴们说声谢谢吧!
“此时此刻你是否还记得那迷人的声线穿透了食堂烟火气——‘同学,麻辣香锅好了’?是否也不忍回忆无数日日夜夜掬着日渐稀少的青丝加班加点背考点、做实验?”毕业生代表、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林凡分享了他在南医校园里平凡的小确幸。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五年时光竟是如此短暂,寄予南医的一片深情竟是如此难以断离,如果可能我多么想要逆转时光。”他说,“今天过后我们会像种子一样飘落在世界各地,翻开新的一页,继续谱写自己独特的南医故事……无论在何方,前行的路上,我们依然要心怀精诚、心怀仁爱,依然要铭记博学笃行、尚德济世,以最真诚的善意和最坚定的决心,做对自己负责的南医人。”
道别之际,他请同学们和身边的小伙伴们说声谢谢,谢谢他们几年来的包容和陪伴、勉励和支持;和辛勤授课的老师们说声谢谢,谢谢他们的言传身教,谢谢他们善待每一个学生,孜孜不倦地哺育学生;和母校说声谢谢,谢谢她给与学生们的美好时光,谢谢她教会学生们不盲从,不追求安逸,永远独立理性地思考,永葆对精彩人生的热爱探求……(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