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城市要垃圾强制分类?
2019-06-30 11:38 新京报
从各城市生活垃圾体量、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变化等数据角度来找找问题的答案。

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强制”分类,骤然落地的“垃圾分类”也成为了近期城市管理的热门话题。

虽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儿,早在2000年,上海就和北京、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等8个城市一起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9年过去,试点推行的效果并不显著。

人们已经习惯了家庭生活垃圾一个垃圾袋打包一扔了事,为什么大城市要下决心要搞垃圾强制分类了呢?本文尝试从各城市生活垃圾体量、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变化等数据角度来找找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是大城市?

目前北上广深都已经制订或正在修订垃圾分类处罚法律法规,大城市在垃圾分类处理上为什么这么急?

翻翻中国垃圾分类的老黄历,早在1993年的《北京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就曾指出:“对城市生活废弃物,逐步实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2000年,北上广深都被列为首批国家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20多年过去了,中国垃圾分类工作的脚步未曾停止,但一直收效甚微。而与此同时,大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体量却在不断“膨胀”。

“膨胀”到了什么程度呢?根据住建部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的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2017年,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在全国661个城市总和中的占比达7.75%,北上广深四城占比13.07%。

此前,这些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影响就屡见媒体,例如,导演王久良曾拍过一部纪录片《垃圾围城》,展示了北京周边大大小小的垃圾场组成的北京“七环”;上海2万吨垃圾非法倾倒太湖,垃圾上山下乡频出。

面对这些数值和各种具体的案例事实,大城市比其他中小城市在解决生活垃圾问题上更急迫,任由垃圾发展真的能“围城”。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大城市的垃圾围城和垃圾分类有什么关系?这就要从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开始说起。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流的两种处理方式为填埋和焚烧,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两种垃圾处理方式的比重在八、九成。但这两种方式处理不好很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首先,填埋方式要占据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不说,其可能产生的污水、恶臭等环境影响也时有发生。央视财经就曾报道距离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的填埋场——青龙坞山谷,120米深的山谷10年内就被垃圾填满,里面混合的垃圾每天产生近4000吨垃圾污水和渗透液。

研究显示,全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正逐渐转向为焚烧为主、填埋补充的技术格局。这一变化在北京、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表现也特别明显。

但垃圾焚烧存在的污染隐患却一直萦绕于人们心中,很多市民说到垃圾焚烧厂甚至谈虎色变,上海江桥、北京六里屯、广州番禺……从南到北多地的垃圾焚烧厂项目都曾遭到民众抵制。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垃圾焚烧可能会产生一类剧毒物质——二噁英。

据世卫组织介绍,二噁英可导致生殖和发育问题,损害免疫系统,干扰激素,还可以导致癌症;在二噁英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个问题上最难辞其咎的,莫过于垃圾(固体废物和医院废物等)的焚烧,主要原因是燃烧不充分所致。

然而坐落于基隆河与淡水河交汇处的台北北投垃圾焚化厂,由于进厂垃圾经过了严格分类,特别是剔除了厨余垃圾,进入焚烧厂的垃圾含水量很小,无需辅助燃料就能自行燃烧;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了无害化达标排放,该焚烧厂150米的烟囱上还有一家360度旋转餐厅。而实现这些的第一步就是台北市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家庭垃圾分类。

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填埋和焚烧处理的垃圾体量比一般城市更大,处理不好带来的二次污染也会更严重,这让他们对提升垃圾处理水平的需求更迫切。

只是大城市垃圾强制分类?

大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大,不能坐等垃圾围城,也不能承受垃圾处理带来的二次污染,像台北市这样垃圾强制分类、提升处理水平就成了大方向。

而一线大城市搞好垃圾分类,对中国其他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提升也有示范的需要。在当下中国,六百多座城市每年清运的生活垃圾超过2亿吨,如果按在城镇生活8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制造的垃圾达500斤以上,是成年人平均体重的数倍值。

2019年6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引入关注的是其中提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处理按产生者付费原则进行收费。北上广深这一波垃圾强制分类只是个开始。

来源 | 新京报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