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国家在卫星通信技术方面的基础非常薄弱,我们做的许多事情几乎都是从零开始,从零到一,很多关键技术都是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攻克的。从那时起,我们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把世界一流的技术当成奋斗目标。”如今已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航天信息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的汪春霆,是推动我国卫星通信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一员。
在他三十二年的工作历程中,见证了54所卫星通信事业从起步到壮大的过程。在他的主导下,我国卫星通信完成了从FDMA到TDMA的技术跨越,在“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应用方面,实现了从核心芯片到终端,从信关站到运控站的全产业链覆盖。
看准方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1987年,汪春霆刚进入54所的时候,他的工作是从最基础的电路板设计开始的。那时候,也是54所卫星通信技术渐渐摆脱缺少核心技术的年代。最开始的五年,他潜心研究,从单元板到信道终端设备,在将国外的设计进行国产化的同时,找到薄弱环节,逐渐试着创新。
90年代,卫通专业部陆续拿到几个大项目。汪春霆那时已经成为了系统项目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团队,以当时国际上最新的IBS/IDR技术标准为目标,反复论证,刻苦攻关,最终解决了宽带调制解调、高效射频单元等多个技术难点,完成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C/Ku频段FDMA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有了这些经历和基础,汪春霆渐渐有了底气。2004年,时任54所卫星通信专业部主任的汪春霆开始关注TDMA技术。
“FDMA系统虽然好,但在高效利用系统资源、灵活组网应用等方面有缺陷。仅在原先的技术基础上做些修补显然不能满足未来用户需求,必须要革新。”汪春霆介绍,“当时,仅在国外的一些行业顶尖公司有相关TDMA的设备,国内没有任何先例。但我看到了新的发展趋势,就一定要做。”
相比FDMA系统来说,TDMA系统的卫星资源利用率更高,组网更灵活。但当时,在国内研发TDMA卫星通信系统难度很大。一方面是技术问题,没有人相信国人能做出来;另一个是当时国内主要应用部门并不支持该项目立项,卫通专业部拿不到任何资金支持。出于对技术及应用前景的判断,汪春霆顶着双重压力,专业部自筹1000万资金立项启动。“只要我们做出来,用户觉得好,这个项目就一定能推广。”
1000万对于当时的卫星通信专业部乃至54所,都不是小数目,如果这个项目搞砸了,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段时间,汪春霆既要引进人才,组织团队,还要盯市场、抓项目,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从没有想过放弃,最终,卫星通信专业部成功攻克了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个自主可控的多频时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打破我国该类产品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既然早晚要上,那就早点动起来
“天通一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天通一号”项目之前,54所在外界的印象里,是只擅长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但是2012年国家启动“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立项时,他们却以出色的表现拿下了“天通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多个项目。而这出人意料的表现,就是汪春霆带领他的团队努力三年的成果。
当问及是如何做到的,他简简单单地说:“好在我们起步早”。听起来颇有运气的成分,可这个“好在”却是汪春霆用先发制人的眼界和实实在在的付出换来的。早在2009年,他看准了我国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当时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并不是54所,但是其他的竞争对手没有提前布局。在这方面,我们认准方向,提前开展关键技术及演示系统研究。”之后三年间的投入和付出,让54所在非优势领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54所已经成为国内“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及应用领域覆盖最广的企业。
“所以说大系统的研发,一定要有前瞻性,基于国家技术现状,结合国外的发展趋势,有些研究的方向就很明确了,既然早晚要上,那就早点动起来。”
为博士团队定担子、指方向
在54所的北京研发中心,有一个越来越知名的博士团队。这个团队里,基本都是刚从高校走出来的博士生。如何培养他们,让他们尽快能够开始创新研究,是汪春霆多年来一直努力的另一重要“课题”。
和高校学术化的创新不同,研究所关注的是在能较快转化为应用的创新,是在前沿技术中找到技术前沿,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像太赫兹、微波光子,就是未来可以在通信、雷达以及一体化综合等系统有非常好应用前景的技术。为帮助新人更快的适应和学习,汪春霆付出了比博士生们更多的精力,从找方向、选课题、写方案报告到做研究,无一不是从细节开始,一点一点拨云见日。
除了爱护,汪春霆更敢于压担子,放手往外推。“课题方案确定以后,具体实施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我希望他们尽快把担子担起来,甚至希望他们在一个方向上,在集团、在国内,成为一个有发言权或影响力的专家。我也在各种场合把他们推出去。有一些博士已经做得很好了,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是属于汪春霆的人才培养蓝图。
现在的汪春霆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以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先后指导了二十多位硕士、博士或博士后。
有熟悉他的人,评价他为当之无愧的“专家型领导”:在专业上眼光敏锐、敢于开拓;在带团队的时候谦逊低调、敢于放手。为了实现三十余年来不变的“世界一流”的目标,他一直在奋勇向前:“这条路虽然难走,但国外能做到的,我们国人也一定能做到!”(素材来源:河北省国防工业工会)
来源 | 央视网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