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加流量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业内探讨电影口碑票房双赢之路
2019-06-21 14:49 羊城派
从今年开始,流量加IP这个模式似乎不再奏效。不少流量演员的电影票房遭遇滑铁卢,影片口碑更是惨不忍睹

文/羊城派记者 何晶

经过前两年票房的爆炸式增长,今年的电影市场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叹有些“迷”。近日,阿里影业旗下一站式数字化宣发平台灯塔在上海电影节举行题为“洞察·动力”的电影口碑动力研讨沙龙。

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灯塔平台总经理袁娟、真乐道影业CEO刘瑞芳、演员梁静等人,共同探讨口碑、票房、数据等电影宣发关键词。

IP加流量的路子已经行不通

相比前两年,“流量演员”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拉动票房的良药,从今年开始,流量加IP这个模式似乎不再奏效。不少流量演员的电影票房遭遇滑铁卢,影片口碑更是惨不忍睹。

活动现场,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流量加IP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毒舌电影联合创始人赵铮说,和前几年相比,观众的审美趣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以前只需要IP加上流量艺人,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现在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了”。

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李捷则认为,内容不好的电影在今天已经不可能取得好票房。“观众一定会选择高评分高口碑的影片,院线也一样。”李捷说。

真乐道影业CEO、制片人刘瑞芳则说:“对于做内容的来说,我们当然希望口碑为王的时代到了,因为口口相传是传播电影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只有你真的喜欢这部电影,才会对外传播,我更愿意相信,口碑为王的时代来了。” 

《老炮儿》制片人、演员梁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说:“口碑是被动产生的,片子还没出来时,没人看就不可能有口碑,将‘口碑为王’放在前面,我认为不对,应该还是内容为王。当内容能打动观众,让他们哭,让他们笑,之后才会有口碑。”

催泪电影比喜剧更卖座

近一年来,观众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捧喜剧,反而更容易被悲情所打动,“好哭”的影片反而比“好笑”的喜剧更容易成为爆款。《我不是药神》《何以为家》《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前任3》,甚至是《流浪地球》《红海行动》这样的大片,也都放大了悲壮感,“催泪”成为口碑关键词。

赵铮分析了喜剧失灵的部分原因,“渠道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可以消费很久的‘梗’会迅速过时,当这个‘梗’在筹备期的时候,也许就已经被玩坏了。以前的喜剧片,大家不介意‘玩老梗’,但现在变化特别快,等到上映时,这些梗早就被消费透了。”

但赵铮认为,这并不是说喜剧片没有市场了,这反而对国产喜剧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靠“顽梗”的喜剧片早就过时了。

梁静则说:“其实哭和笑都是人类的情感需求。我们希望能通过真情实感做出好作品,让大家在电影院一起哭和笑。”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主办方供图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