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出发地,听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9-06-16 15:20 新华社
85载沧海桑田,历史的记忆依然鲜活如昨

这里

是一片写满忠诚

倾洒热血的红土地

这里

当年妻送郎,母送儿

父子同心上战场

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展示的草鞋和制作草鞋的工具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里

是赣南原中央苏区

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85载沧海桑田

历史的记忆依然鲜活如昨

铭刻在人们心底,永不磨灭

来吧

与新华社记者一同再走长征路

聆听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八子参军,无私无悔

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

曾记录下一个真实事件

1934年5月10日

《红色中华》刊登的文章是这样描述的:

“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有一家农民,

他们共有弟兄八人……

全体报名加入红军,

日前他们已集中到补充师去了。”

因世代受地主剥削

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的杨荣显一家人

曾一度穷困潦倒

共产党抵达瑞金后

分了田、分了地

杨荣显家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怀揣着那颗感恩的心

杨荣显将八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加红军

在江西赣州市上演的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 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可是,战火无情

孩子们再也没有回来

八子均壮烈牺牲

17棵青松,种下信仰和情怀

“见松如见人,

上山看看父亲当年手植的青松,

就是一种念想。”

瑞金“红军村”华屋

80多岁的华从祁

在后山一棵写着华钦材的湿地松前

默默跪拜祭奠

2019年5月6日无人机拍摄的江西华屋村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岭上葱茏,青松挺拔

一阵风来,松涛阵阵

仿佛在诉说着华屋

那段红色的历史

85年前的一个夜晚

妻子即将临产

26岁的华钦材泪眼中挥手告别

与村里16位华氏兄弟参加长征

出发前

他们来到岭上栽下17棵松树

并告知家人“见松如见人”。

17位兄弟们相互约定

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

若有人牺牲

幸存者要为牺牲者孝亲敬老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17位华氏子弟

都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

江西瑞金华屋村内的红军烈士纪念亭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当时瑞金24万人

其中参加红军的4.9万人

牺牲的烈士中

有名有姓的达17166人

75双草鞋盼君归来

有一种感情

融家国情怀和坚贞爱情于一体

她说:“你信红军我信你,家里我会照顾好。”

他说:“革命胜利后,我一定会回来!”

一生守望他,青丝到白发

赣南瑞金

还流传着这么一则“军嫂”陈发姑

一生守望红军丈夫的

“悲壮红色爱情经典”

丈夫穿着妻子打的草鞋走了

留在家里的陈发姑眺望村口

一年又一年

想着当红军的丈夫要走远路

一定要很多双草鞋

每年给他编一双草鞋

新中国成立以后

陈发姑每逢有客人来

总要上前打听:

“我家朱吉薰有什么消息?”

誓言无声,发已白

痴心等候,你何时归?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柜里,珍藏着一双绑着绣球的草鞋。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2008年

守候75年的陈发姑走了

留下75双草鞋

那是爱情的模样

马前托孤为革命

在兴国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

伫立着这样一尊雕像

马背上的女子双眼饱含深情

手中托着尚在襁褓里的婴儿

马下接孩子的大娘难抑悲伤

这是红军女战士李美群的故事

1934年

初为人母的李美群

正面临一个艰难抉择:

前方战事危急

她还未来得及照看刚出生的孩子

就收到了归队命令

李美群没有犹豫

革命要成功,必须得做出牺牲!

她忍痛将尚未满月的女儿交给他人

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奔赴战场

她还想抚摸一下女儿的面庞

亲亲那双稚嫩的小手

可是那紧急的战事不容她犹豫

却不曾想

那一次托孤竟是永别

在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李美群雕像。

1936年春天

受尽折磨的李美群在狱中病逝

年仅25岁

背着金条去乞讨

宁可乞讨度日

也坚决不动公家一分钱

这是刘启耀的信念

80多年前

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

在战斗中负伤

和组织也失去联系

带上游击队用作活动经费的金条

他踏上秘密寻找党组织的路途

一路上

刘启耀乞讨度日,生活困苦

却始终没有动金条

最终

一路乞讨、忍饥受饿的刘启耀

将金条完整交给了党组织

以刘启耀为代表的苏区干部

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苏区时期

参军参战的赣南儿女有93万余人

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

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0.8万人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

平均每公里就有三位赣南子弟倒下

赣南中央苏区的老百姓

铁了心要跟党一起走啊!

听,那悠扬的苏区民歌在唱:

“哥哥出门嘞当红军,

笠婆挂在他背中心,

流血流汗打胜仗,

打掉土豪有田分嘞。”

来源 | 新华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