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耀琪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题涉及了“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主题,引发了不小的议论。有媒体记者在部分省份采访了解到,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
“孩子在家基本没什么劳动,吃饭要别人盛,书包要妈妈收拾。他自己能穿衣服、洗漱,我就知足了。”这是许多家长反映的孩子在家常态。追问原因,不是“不爱劳动”,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
实际上,从当下社会的发展脉络来看:压缩体力劳动,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用语音遥控,用手指点击控制家里的一切,成了无法逆转的趋势。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的细化,也将越来越多的人赶到一个不需动手只要付钱的被服务状态。这是一种混杂了技术进步、社会协作、商业诱导和生活憧憬的家庭新形态。
人们对于家务劳动的笃定价值观发生明显的动摇。以至于不少成年人都把“凡事无需费力费神”,作为社会阶层提升的一个标志。
生活越科技化,可能就越会去人工化。在科技话语的影响下,孩子会越来越难以理解原始劳动的必要性。各种劳动的乐趣,也因为时间上的断断续续,很难培养和巩固起来。
比如有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会了洗衣服、洗盘子,但在家长眼中,这不过是花了一小时玩水罢了。只要家长一急一催,孩子就会从劳动中被拖离,劳动兴趣就此搁浅。
幼儿园和学校明白这一代孩子的特点,因此,也会布置各种家庭劳动作业给孩子,要求家长协助监督。这些短暂式、打卡式,甚至带有折射家境条件的劳动展示,自然难助于孩子对家庭劳动深刻体会的。
孩子只会把这些看成是作业,是要交给老师过目的。劳动的原本宗旨,由此就变成了学校任务而不是自己的生活需求。一旦劳动和真实生活隔离,劳动就很难成为基因的一部分传承下去。
家庭劳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形式本身。因为形式最终都会淘汰,类似于有了缝纫机,低效缝衣服必然是缩减的。但劳动本身,其实是一种相对原始状态下的能力锻造,也是通往未来工作的一种预演。家庭劳动,因为是重复性的、机械式的,因此需要日复一日的耐心。
同时,家庭劳动因为服务家人,也是爱心和善良的锤炼。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极大解放双手的诱惑下,孩子如果还有熟练的手工技能,其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能力是更强的。
作为家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去培养孩子亲手劳动为自己服务、为大家服务的习惯。即使因为这样而“牺牲”了一些宝贵的作业时间,只要想到这事关孩子的终生习惯,就应该坚持为之。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寻找和创造条件,和孩子一起进入某种相对“落后”的生活状态,把手脚的本领找回来。
类似手洗衣服、摘菜、生火煮饭之类。只有让孩子体会到一针一线的劳动兴味,也才会对科技发展如何改变人类有深刻的认知,而不再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刷码可得的。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卢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