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视频拍摄/剪辑 羊城派记者 张华
与蔡李佛拳、广东醒狮、岭南古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岭南飞针在今年也成为广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月5日上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举办“中医健康行,名医在身边”大型健康科普讲座活动中,特别邀请第七批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岭南飞针疗法传承人——针灸康复科的秦敏教授现场演示了飞针疗法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失眠等常见病,可以说,与传统针灸相比,飞针技艺独特,既减轻了针灸的皮肉之苦,又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0年功底,飞针秒入头皮
岭南飞针其实是针灸。但是,与传统针灸不同的是,施针者腕部用力,三指捏针,进针快、深度浅,患者感受轻微,没那么疼痛。实际上,岭南飞针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作为岭南飞针第三代传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教授秦敏在2005年拜师张家维,潜心学习并且发扬创新,其以中医整体观为理,打通任督二脉为法,安神醒脑头皮针、调气扶阳腹针、太阳夹督围刺针为处方,快速旋转的飞针手法为术,形成岭南飞针疗法的体系。
岭南常年湿热,热则腠理疏松,湿则阻滞脾胃,所以岭南人常常会气散于表,邪中于脾。以飞针施术,浅刺任督,即可调气行血,健脾燥湿。此外,岭南人体格多数瘦小,进针过深则易耗气伤神,飞针浅刺既可减轻皮肉之苦,又可确保疗效显著。
肩颈痛,10秒钟得气见效
在活动现场,有位帅小伙子,罹患颈椎病,胳膊又麻又痛。秦敏教授认为其湿气重,给其扎了外关、曲池、合谷等穴位。扎针没过10秒钟,就有红色晕出现,而患者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这些被称为针感,也被称为“得气”。 古人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一般来说,针灸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
还有一位60岁的老人家,因为腰椎痛来医院看急诊,“腰椎病,痛得直不起腰来。”老人家痛苦异常。秦敏教授以其行云流水之势,于恍惚间立针于虚邪贼风之所,在其背部督脉处施以飞针,留针15分钟后,老人家的腰痛缓解不少。
据记者了解,岭南飞针常常会在人体头部、腹部、背部进行分区,形成特色头部飞针、特色腹部飞针、特色背部飞针,三大特色系列。背部主要是以督脉及膀胱经经穴及周围刺激点为主。秦敏教授称,打通任督二脉,则可刺激气血畅通,通则不痛。
飞针治疗小儿脑瘫最具意义和价值
据记者了解,秦敏教授每次给患者做飞针治疗大约需要扎60针,给每位患者约2分钟内扎完这60针。秦敏教授说,自己每一针精确穴位,从不失手。这有赖于他30年的功底。原来他每天早上都练习太极拳,没有这些功底,扎飞针时,行云流水之势都是虚妄。
秦敏教授运用岭南针灸特色飞针治疗患者每年近万人次,涵盖内、外、妇、儿四大领域,在面瘫、中风后遗症、小儿脑瘫的治疗中效果颇为显著。其中,最具意义及价值的则是对小儿脑瘫综合征的治疗。
秦教授称,小儿脑瘫在现代医学治疗的治疗方式单一,患儿承受痛苦大,家庭经济负担重,临床疗效不尽人意。小儿脑瘫病位在头,牵涉脏腑,累及四肢。岭南针灸特色飞针以头针为君,醒脑开窍;任督为臣,调补脏腑;体针为佐,强健四肢。飞针轻便灵巧,减轻患儿的痛苦,用飞针一定疗程后,患儿便可在言语、行动、智力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