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勤奖里的“江湖风云”:拿不到不甘心,想拿又太难
2019-06-04 09:32 工人日报
原本是项好政策,却遭无数职工抱怨,全勤奖似乎已成“鸡肋”

“不行,去不了,眼看就月末了,发烧我都没请假,就是为了能拿全勤奖……”5月底,刘冬冬的几个好朋友计划请假去外地游玩,提前避开端午小长假。虽机会难得,但一想到1个月以来自己为拿全勤奖所做的“牺牲”,她最终决定放弃请假。

设置全勤奖的初衷,原本是要鼓励劳动者按时上下班。可有些单位加班不多发钱,迟到或因不可抗因素无法按时打卡,却要罚钱,让全勤奖成为一种奢望。

刘冬冬感叹,“原来还觉得单位有全勤奖很‘高大上’,现在才知道,这就是‘驴脑袋前吊着的胡萝卜’,让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正常休假也要扣全勤奖

“我一个跑销售的,业绩好就行呗,老盯着我迟不迟到、在不在办公室有啥用!”小满是长春一家广告公司的销售员,平时业绩一直不错,但因为考勤问题他常被批评。

公司规定,每月全勤奖300元。可从入职到现在,小满从没拿过。

钱虽然不多,可公司严苛的考勤制度却让他十分苦恼,“迟到1次全勤奖全无,3次按旷工1天处理,扣3天工资,5次以上除了罚钱,严重者还会被辞退。”小满说,要不是因为业绩尚可,他早就被开除了。

和小满不同,在长春一家公司担任会计的李慧,因为公司离家近,每天走路上下班,是公司为数不多能时常拿到全勤奖的员工。可一次因忘记打卡,导致全勤奖被扣光,这让她有点接受不了。

她告诉记者,公司门口的监控都能查到她当天是按时出勤的,忘了打卡只是一时疏忽,可领导非说规定就是规定,不能因为她坏了规矩。

“当月在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内未出现迟到、早退、请假、旷工者,公司给予全勤奖,不服从安排,怠工、息工、擅自离岗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扣除本月全勤奖……”这是小王公司的全勤奖制度。让他更为费解的是,为何正常休假也要扣全勤奖?

加班只有口头奖励,迟到就扣钱,全勤奖总是莫名其妙地被扣,这个问题让小王和同事们经常私下抱怨公司“抠门”,“其实都是‘套路’,要不招聘没有吸引力……”

为拿全勤奖,刘冬冬推掉了很多聚会,有时她想想觉得很不值,“即使不得不请假,也要加班把活儿干完,算下来工作量一样多,但就是拿不到全勤奖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全勤奖,不仅是劳动者抱怨不休,企业负责人也有委屈,“现在的90后太自我,动不动就迟到早退,有点小事就请假。不管把全勤奖定得多高,他们根本不把这个当回事,有时批评两句就辞职,都不知道该怎么管才好!”

“拿不到不甘心,想拿又太难”

为拿全勤奖,刘冬冬牺牲了聚会和休假,有人牺牲的可能就是身体健康。

前不久,一名90后女生上班路上,忽然发生低血糖昏倒在地铁站。地铁工作人员将其扶到椅子上躺下后,情况得以缓解。当被问到需不需要去医院时,这名女生表示休息一下就好。让人惊讶的是,她只休息了10分钟便慌里慌张去公司打卡了,说是为了拿全勤。

这一事件被发到网上后,引起不少网友共鸣,“这不就是我自己吗?20多岁,低血糖,力保全勤。”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刘冬冬告诉记者,工作里必然要面临很多牺牲,“只是全勤奖,拿不到不甘心,想拿又太难,还不如干脆没有。”

有单位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少用人单位设立全勤奖的初衷是想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负责任的态度,但往往得不偿失。有劳动者向记者抱怨道,“一想到拿不到全勤奖,干啥都没劲儿,满肚子抱怨咋能干好活!”

应合理性控制全勤奖的缺勤设置

“全勤奖是为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促进公司管理工作而设置的一项奖惩制度,属于工资总额中的奖金范畴。”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张怀明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此没有强制性规定。

他表示,一般而言,如果因劳动者自身或非自身原因导致其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比如当月请过病事假,那么公司按照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条款扣除全勤奖也无可厚非。

但在现实中,很多公司对全勤奖的设定和实施方法都是不合理的。比如休年假在内的法定假、因工厂原因停工休息、正常休息日不加班、休息时间未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等情况都算作考勤,如果被扣全勤奖,如此做法就是违法的。

“有些公司设立全勤奖,不仅意在激励职工工作,还想把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得的劳动报酬分割出去,以降低基本工资的计算基数。”张怀明告诉记者。

“全勤奖本身对于激励员工工作有积极意义,也不违反现行法规。但全勤奖的内容设置应当具有合理性。”中央财经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峰告诉记者,要对哪一事项构成缺勤,从而影响全勤奖的发放做合理性控制。

原本是项好政策,却遭无数职工抱怨,全勤奖似乎已成“鸡肋”。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告诉记者,只要设计好合理的绩效模式代替全勤奖,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也才能真正达到正向激励的效果。

比如,单位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在充分争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分别设计奖惩措施,然后采取积分管理方式,公开透明对员工进行考核等。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外部形势和员工心理变化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只能费力不讨好。(本文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记者 柳姗姗)

来源 | 工人日报
题图 | 羊城晚报资料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