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符畅
图/羊城派记者 梁喻
“从2007年儿子走失至今,12年过去了,4000多个日夜,我们都是在痛苦中度过的。每次出来找孩子,都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父母、妻子失望的眼神。我真想把孩子带回去,但带不回去啊……”
这是一名父亲的真实心声,他叫孙海洋,是电影《亲爱的》里韩德忠的原型。3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佳都科技携手羊城晚报社、广州市慈善会、宝贝回家寻子网共同举办了“AI助力 让爱回家”人工智能+慈善战略合作发布会,同时发布“百万寻亲计划”,孙海洋也来到现场。
据悉,该项目旨在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AI回佳”平台,帮助更多家庭寻找走失的亲人。
人脸识别+人脸模拟
运用技术手段缩小寻亲范围
对一个家庭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与亲人失散。多年前与儿子短暂失散的经历,让张宝艳深刻体会到骨肉分离的痛苦,于是她开始关注这些破散的家庭,并和丈夫秦艳友于2007年创办了宝贝回家寻子网,至今已帮助2951个家庭重获团圆。
“以前寻亲,只能一张张翻看、比对照片,当看过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人就迷糊了。”张宝艳说,当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在帮助寻亲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目前,我们网站已登记超过8万份走失者资料,利用人工智能,能够瞬间从这些资料中找出匹配度最高的那份,极大地缩小了寻亲范围。”她说。而此次人工智能+慈善战略合作的达成,也正是利用了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和人脸模拟算法,并在国内率先将人脸模拟算法的接口开放给公众,实现大规模场景下的广泛应用。
据佳都集团执行总裁李旭介绍,在失踪人口寻找的公益领域,佳都科技打造了“AI回佳”平台,该平台主要应用了佳都科技的AI引擎,并具备两大核心技术:
一是人脸识别技术,其识别率高达99.9%。每秒十万次的人脸比对,如在海量寻亲数据中运用将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寻人效率;
二是人脸模拟算法,利用AI算法模拟人脸的成长变化,可以帮助寻亲家庭生成失踪孩子成年后的照片。“和其他的人脸识别算法相比,我们采用了多算法融合引擎,能够对照片进行多维度识别。”
佳都科技副总裁刘斌表示,人脸模拟是通过“已知模拟未知”,要比人脸识别更具有技术挑战性。“需注意的是,人脸模拟仅作参考,主要为家属提供安慰和辅助性帮助。”他说。
据悉,目前“AI回佳”平台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端口,分“随手拍”和“找家人”两大模块。一方面,热心市民可拍下身边疑似被拐儿童、流浪乞讨儿童等群体的照片,并上传至“随手拍”页面,帮助孩子寻亲。
同时,寻亲家长也可以将孩子照片上传至“找家人”模块。对于照片涉及的隐私问题,佳都科技品牌总监兼“AI回佳”项目经理刘航表示,上传照片的人脸将被提取为数字特征码,其原图不会保留,并且上传的照片仅开放给寻亲家庭看见。
“百万寻亲计划”
呼吁更多市民参与
发布会上,佳都科技联合广州市慈善会成立了“广州市慈善会佳都人工智能慈善基金”,佳都科技当场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并表示将持续投入资金。
现场还正式启动了“百万寻亲计划”,据悉,该计划用于鼓励全民积极参与提供寻亲线索,只要提供有效线索信息给“AI回佳”平台、宝贝回家寻子网、羊城晚报旗下羊城派APP等,一旦确认线索有效并最终寻回失踪人员,每助力寻找回一名失踪人员,“佳都人工智能慈善基金”即给信息提供者人民币1万元作为善心嘉奖。此外,“AI助力 让爱回家”项目已上线广州市慈善会“广益联募”平台,市民也可为该项目贡献一份力量。
羊城晚报发挥平台优势
积极参与和推动寻亲行动
羊城晚报作为深受群众喜爱、有着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主流媒体,此次也积极参与寻亲行动并成为人工智能+慈善战略合作发起方之一。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羊城晚报社社长刘海陵在致辞中表示,科技迅猛发展,同时也为慈善事业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渠道。
过去很多无法实现的功能,在AI的助力下变得简易、便捷。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人们可以通过即时的比对,确认丢失、走散和被拐卖儿童的身份,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破裂的家庭再度团聚。作为媒体平台,羊城晚报将积极发挥内容宣传、人群聚合、跟踪反馈等作用;推动新技术运用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并使用“人工智能+慈善”平台,从而使相关信息在不断裂变传播中广为人知;让更多走失亲人的人、需要这个平台的人聚合到平台上来,并提供信息发布等力所能及的帮助。
另外,为技术比对提供入口,为需要进行比对的图片、视频提供比对并提供结果,在用户和科技之间架起媒体的桥梁。
刘航也表示,目前通过羊城派APP首页的按钮,可以直接跳转到AI回佳网,未来考虑将AI引擎接口也提供给羊城派APP,使其具备AI回佳网的全部功能。(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