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世界工业奇迹,五邑人功不可没!
2019-05-14 22:36 羊城派
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约有七成来自江门五邑地区,前后人数过万

文、图/羊城派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讯 江逸轩 江博 谭耀广

今年5月10日,是首条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美国太平洋铁路竣工150周年。这条铁路被英国BBC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据历史学者研究,该铁路建筑期间,估计有上万名华工参与,其中大多数来自江门五邑。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在五邑各地,目前仍然保留着关于这段历史的点滴残影,如隐藏于江门台山的“铁路村”、安葬无名铁路华工的义冢等。

铁路华工七成为五邑人

作为当年铁路华工的后裔、祖籍台山的第四代美国华人,78岁的学者虞容仪芳介绍,1862年,时任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建设太平洋铁路的法案。铁路开工建设约两年后,负责西线建设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聘用大批华工参与建设,在此后几年内,华工成为太平洋铁路西线建设的绝对主力。根据虞容仪芳等学者的估计,总人数大约在12000人至20000人之间。据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介绍,华工约有七成来自江门五邑地区,前后人数过万。

美国圣迭戈大学收藏的铁路华工照片

虞容仪芳介绍,1866年,她的曾外祖父Lee Wong Sang从台山前往美国,在加州太平洋铁路公司工作,“他来自台山当地著名的‘铁路村’。”而根据张国雄的田野调查,这条“铁路村”极有可能就是位于台山市大江镇的水楼村。

台山有条“铁路村”

台山市大江镇如今以古典家具制作闻名。据《大江镇志》记载,台山大江镇水楼村委会下辖13条自然村,其中11条村均为李姓。在水楼村委会,至今仍保存着一套16册46卷的《李文庄公家乘》。经过张国雄等专家研究,证实了族谱内记载的第24至26代李天沛、李天宽、李佑芹、李弈德就是当年铁路华工的包工头。水楼村党支部书记李敬生告诉记者,上一代人曾讲过,李天沛早年到旧金山淘金,后来回到家乡带了大批子弟出去修铁路,让乡亲赚了大钱,“村里很多老房子都建得很漂亮,都是当年出洋打工的乡亲寄钱回来建的”。

在水楼村,记者看到李天沛当年有份出资修建的“东乔李公祠”如今仍保存完好,建筑风格凝重古朴。推开朱红色的大门,里面还供奉着李氏祖先的神主牌位。此外,村里不少人家中还保存着当年华工赴美生活时留下的餐具、行李箱、“火水灯”等物件。张国雄认为,李天沛等人大量招募四邑华工,为修筑美国及加拿大的铁路作出了重要贡献,华侨史的编修应该写上他们的一笔。

央视摄制组在水楼村东乔李公祠前复原当年李天沛招工场景

令人欣喜的是,李天沛等铁路华工“包工头”的故事经过五邑大学多位学者的研究,已逐渐为人所熟知。日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的《美国筑路华工》专题片摄制组专程来到水楼村,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一个半世纪前李天沛回到家乡招募村民的经过。

无名铁路华工魂归义冢

学者黄安年在《道钉,不再沉默的足迹: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一文中介绍,太平洋铁路险段开凿隧道和山岭工程主要是由华工承担的,包括合恩角花岗岩石墙、布鲁默深槽、内华达山脉隧道等。虞容仪芳说,艰险路段的建设造成不少华工不幸遇难,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没有记录铁路上任何工人的死亡情况,后来通过新闻报道中提及的运回中国的华工骸骨重量来估算出遇难的人数,保守估计死亡人数逾千人。

新会黄坑海槐华侨义冢,据研究部分安葬在此的为铁路华工

中国人素有落叶归根的传统。黄安年研究发现,在1874年及1884年,美国旧金山等地的华侨组织和慈善机构将部分铁路华工遗骸经香港东华医院等慈善机构运回五邑地区安葬,比较集中的有新会的黄坑海槐华侨义冢墓群、金牛山黄冲坑鹤嘴华侨义冢等几处,均为无人认领的群葬墓。

下月将办国际学术会议

除了大江镇水楼村、华侨义冢等,包括新宁铁路北街站遗址、开平市仓东村及“加拿大村”等,均与当年铁路华工历史有关。因而江门也成了中美两国铁路华工历史研究者的重点研究地区。早在2012年9月,五邑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签署合作研究协议,联合在江门开展铁路华工生活史田野调查研究。研究团队利用历史考古学方法发现,100多年前五邑地区就用上了法国的枪支、美国生产的药瓶、英国的陶瓷等,证明了铁路华工为五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年铁路华工使用过的厨具,如今散落于五邑乡间

据了解,为了深入研究这段五邑华侨先辈的光辉历史,下个月五邑大学还将联合斯坦福大学举办纪念铁路华工参与筑成美国太平洋铁路15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届时,将有中外学者、铁路华工后裔、海外侨团等各界人士出席,五邑大学还将进行多项铁路华工学术成果的发布活动。

此外,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还联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华侨博物馆举办“金色道钉——美国铁路华工展”。江门市博物馆人士介绍,展览共展出160多张图片、图表及60多件(套)文物文献,包括美国太平洋铁路道钉及铁路华工所使用的道钉、锤头、铁盂、油灯等珍贵文物,辅以视频、绘画等,并设拼图、制表等青少年社教项目。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